生命禮儀-1
第三章 臨終者需知
第四節 如何捨棄一切,一心不亂念佛持咒

4.1  修行的智慧

倘若要真正捨棄世間的一切幻有,就要以自身本有的智慧來勘破世情,從佛陀所教的真理而深入解悟: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代表著世事的無常、無我和最終歸於空寂;四聖諦就是說出四種的真理,苦諦是說明世間是生死流轉的苦果,集諦說出業障與煩惱是苦惱的根源,滅諦是向眾生解說如何解脫和證得出世間的果,道諦就是指引眾生離苦、通往涅槃的道路。

 

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世間所顯現的幻象,了解眾生的煩惱與痛苦的根源,既知一切的世事皆是虛有和幻化,就會自然而然產生了出離之心,依止著佛法來修行,放下無始以來的我執和妄念,捨棄執迷幻有的心,當到達無我的心境之時,自會明白世間萬物存有的真實相,原來不是由你來決定擁有捨棄的,而是一切皆由不得你來選擇,這全都是宇宙萬物生命的自然法則:生帶不來、死帶不去。

 

在《佛說四十二章經》裡有云: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以上這段經文,就是佛陀以正覺者的慧眼,說出衪觀察世間及出世間法,都是有如幻化的景象,沒有一個是實質的東西,藉以教導眾生不要去貪愛和執著,從而能捨棄一切的幻相:

 

我(佛陀)看待王侯之位,如同穿過縫隙的細小微塵;看待黃金碧玉之寶物,如同被人丟棄的瓦礫;看待上等絲綢錦緞的衣服,如同遮蔽身體的粗布;看待三千大千世界,如同一粒細小的訶子(果實);看待阿耨達湖的聖水,如同塗抹腳踝的油;看待一切方便的法門,如同幻化的聚寶庫;看待無上的佛法,如同夢裡擁有的金帛;看待諸佛的妙覺之道,如同病人眼前的空花;看待襌定的境界,如同須彌山那無形的柱子;看待不生不滅的涅槃,如同日與夜都是清醒著的覺者;看待顛倒與正見,如同六條空中盤旋的飛龍;看待平等之道,如同一片無有高下的一真地;看待佛法度化眾生的興與衰,都是隨緣說法,度化因緣盡了,便入涅槃,如同春夏秋冬的樹木,隨著時序而變遷,由興盛直至腐朽,自然地不斷循環,實在是沒有什麼好執著的。

 

蓮生活佛說:我們都知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俗之物是‘無常’的,就算富豪也只是一時,就算高官也只是一時,就算名人也只是一時,就算美色也只是一時,全部都是一時而已。修行人了知一切‘無常’,不會去貪執,不會捨不得佈施,應該要自然來、自然去;來就來、去就去。一切世俗美好,不放在心中。如此,就是‘無念’之行,‘無念’之行,就是‘般若行’也。

 

蓮生活佛又說,大凡熟知哲理的人都會承認,人生‘苦多於樂’,因循苟且,虛生浪死,人生時光,五慾橫流,人們怎可以不思,死亡很快就會降臨死亡是遲早的事,太多太多的人,盡做些毫無意義的事,實在太浪費,太無聊,太可惜。佛陀認為,眾生並沒有珍惜人生的時光,而是將金錢擺在第一位,追求慾望的滿足,並且認定多年的肉身就是‘我’,甚至認為人生就是一切,這是錯誤的觀念。根據佛陀說法的義理,生而為人很不簡單的,是難得修行的機會,因為《楞伽經》說的很明白,人可以依自己的努力精進,由‘心識轉為根本智’,得到究竟的解脫及究竟的菩提,得到等覺的佛位。所以,《般若心經》才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無等等咒。也即是說,生為一個人,決定精進修行而到達彼岸,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大事。

 

4.2   “一心不亂”的要訣      

蓮生活佛教導我們:生即是死的開端,死亦是生的開端,生死有不穩定性,眾生唯有修行證果才可以‘永生’及‘不朽’,意即是修行證果往生佛國淨土蓮花化生,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修行’全在於明白一般凡夫的錯誤思想及見聞覺知,去除行為上的虛妄造下來的業障,讓真正的實相現了出來,一個人的身、口、意完全擺脫業障的糾纏不休,業障消除的時候,實相正智的光明才顯現了出來;當身、口、意清淨之時,煩惱才會真正的斷滅,心識才是如來藏的真我、真心、真如、真佛,這才是法身,大圓滿的境界。我(蓮生活佛)反反覆覆的教導,是說明,每一個人都有的佛性(真實如來藏),都是具足的,密教不是告訴你,你就是佛嗎在中陰身中的正智,亦是如此,不用恐懼一切外相,一念不生、一心不亂最重要,離見聞覺知心,清淨的明光於焉出現了,正如一盞佛燈點燃一樣,此種自性力,本來面目,是由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傳承,大圓滿的傳給了真佛宗的弟子們,這個就是如來藏的正智。

 

明白了當中的法理,我們便不會再貪戀或留戀世俗,而生起了出離之意,自然便會放下和捨棄一切的妄念和妄想,一心不亂地持咒念佛。而在臨終時決定是否得以往生佛國淨土的重點,就是在於能放下一切,知一切現象皆是虛幻,而一心不亂的持咒念佛,和在中陰身的時刻,懂得如何融入佛菩薩的明光為切要。什麼才是一心不亂蓮生活佛告訴了我們,把念頭抓住,就是一心不亂;把念頭集中起來,只是求往生,希望能夠往生佛國,只要學會了攝念,就會一心不亂。

 

在《阿彌陀佛經》裡,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只要信仰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願意往生這個淨土,按照經典的方法去修持,就可以往生。這個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唸佛,你持祂的名,唸這個佛號就可以往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一心不亂。無論是修持密教或淨土法門,攝念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一心是非常重要,能不能往生,就在於往生者的念頭能不能靜下來,倘若密教的修行未達致成就,行者尚不能自主生死,但在往生時能收心於一正念,世尊阿彌陀佛便會現前,與你合而為一,往生西方淨土去。故此,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佛說的方便法門,去到那裡,最終一定可以成佛。

 

 

思考題:

1.     以你的見解,試說出怎樣才是眾生能捨棄、放下一切的成因

2.     如何能達致一心不亂 



參考文獻

001 念佛、攝念與往生,收入《655 活佛之歌(四)》,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67&bookmark=c001202085日)。

 

004 臨終者應有的認識,收入《678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8&bookmark=c004202085日)。

 

佛說四十二章經註 1,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tripitaka.cbeta.org/X37n0669_001202085日)。

 

盧勝彥005 不要虛度人生,收入《163 度過生死的大海》,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24&bookmark=c005202085日)。

 

盧勝彥024 貪戀世俗,收入《214 瑜伽士的寶劍》,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465&bookmark=c024202085日)。

 

盧勝彥027 蓮花行者對中陰身的正智,收入《163 度過生死的大海》,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24&bookmark=c027202085日)。

 

四聖諦,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5%9B%9B%E8%81%96%E8%AB%A6&selecthistory=20208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