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羅萬象的佛學
第三章 蓮生活佛講佛學總說
第十一節 佛有十個稱號都是什麼意思?

 

在很多經典中都會讀到佛陀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到底此十號各是什麼意思呢

 

這十個稱號,是諸佛具足十種功德的通號,顯示佛在果地上的無上聖智德相。其實,佛所證得的無量智慧,是無處不至,讚嘆宣說不盡的。

 

1)如來

如來的“如”有“如如”,自然而然的意思。所以如來是自然而然的來,如如而來,如如而去,沒有來,亦沒有去,一直恆在,包容一切,無有分別。

 

正如《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另,據《成實論》卷一、行宗記卷上等之說,乘真如之道而來成正覺者,是為真身如來;而乘真如之道來示現三界度眾者,是應身如來。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五,《秘藏記》云:“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佛的體性如如不動,只因大悲示現世間度眾。其實這示現也只是一時幻化,所以如來就是好像有來,其實是一無所來,亦無所去,這就是如來。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出現的諸佛,都等稱為佛。佛佛道同,佛佛平等。《金剛經》上說:“如來者,諸法如義”。蓮生活佛也說:“諸法如義,是真悟者”。祂亦提到了真正的佛性,是自性顯發,圓明覺照,量等虛空,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大至河川山岳,小至飛花霧露皆是變現出來的。不來亦不去,達大自在的境界,這叫著“諸法如義”的遊戲人間。

 

2)應供

當我們碰到一個真正的開悟者,真正的佛的時候,就應該盡心盡力去供養祂,這就是應供。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經常去應供。蓮生活佛為了滿弟子的願,也常常應供。雖然有些人的自心不一定會生起供養的心,但由於佛本身就是宇宙意識,能發出一種攝召的力量,那些人便會生起敬仰之心,自自然然的去供養。其實佛去應供並不是因為貪求眾生的供養,而是為了給供養者賜福,引領他們走上正道。

 

3)正遍知

佛是一位覺者,也是一位全知全能者,不論是真正出世的道理,或是入世的知識,天乘法、小乘法,甚至是偏的智慧如邪術,祂都一一清楚明白,這就是正遍知。

 

為什麼佛連偏的也知道呢?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要在人間度眾,就必須了解眾生的境界,知道他們的喜好習性,如果只知正不知偏,便難以善巧的度化眾生,所以佛的正偏知是不管好的壞的,明的暗的,所有一切的事物祂都透徹,這就是一切知,正遍知。

 

4)明行足

明就是智慧,行就是實踐,兩者具足,就是明行足。

 

根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明,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稱明行足。又據《大智度論》卷二載,明,即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行,即身、口二業;佛具足成就三明二業,故稱明行足,也就是智慧和實踐具足。

 

佛對於一切行為都很清楚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合理,哪些不合理;哪些是七十分合理,三十分不合理,佛都非常清楚,一切都是清楚明白的行為。這就是佛智圓滿的表現。

 

5)善逝

善,是代表好的;逝,是消失跟出現。善逝就是能夠自主生死,往好的地方去。如來的應化很是微妙,祂自在的在神通遊戲之中,想如何生就如何生,想如何死就如何死。學佛修行也是以自主生死,能夠善逝為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好去”,沒有死這個字,“好去”、“好來”,很自在的圓寂。

 

密教薩迦派的教義《道果》,也教授了四種善逝(四種清淨):

第一種是“外形相善逝”:清淨的行者,沒有妄念,很鎮定,很自在的圓寂,叫做“外形相善逝”。

 

第二種是“內密咒善逝”:是行者本身修行功夫裡的密咒善逝,以自己的咒,跟自己身上的祕密,心的祕密,所有五輪、七輪的祕密,自在的離開,叫做內密咒善逝。

 

第三種是”密灌善逝者“:密灌也就是密教的三灌,就是觸灌頂。行者涅槃時,身體化為虹光,融入虛空,無窮無盡。

 

第四種是“究竟實相善逝”:行者的實修依五個修行層次,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到了“究竟道”成就的時候,就是十二地半的佛,已證得真實的現相及究竟,自在地走,自在地去,就叫善逝。

 

6)世間解

佛,瞭解世間的一切事情,一切的知識,解除世間所有的煩惱,就是世間解。《大乘莊嚴經論》第五卷,曰:“菩薩學此五明總意為求一切種智。若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種智故。”這說明了大菩薩如果不學習精通五明,也難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世間所有的知識包括了佛學裡面的五明之學,五明是方便法門,能夠與廣大眾生結緣,攝度眾生。究竟“五明”是哪五項重要的學科呢

一、因明  —— 明白考定正邪,詮真偽之理法。與邏輯、推理、比量相關。

二、聲明  —— 明白語言文字。如懂得很多國家的語言。

三、內明  —— 明白自家佛法的宗旨。佛法稱為內明,往自心裡面找佛法,也就是自心明白之學。

四、醫方明 —— 明白所有醫術。

五、工巧明 —— 明白一切工藝、技術、算曆等等。如電腦、建築、機械等學識也是。

 

蓮生活佛說,需再上一項“藝明”:明白詩書琴棋、歌舞畫戲等等。在小乘,可能犯了戒律;在大乘,因度眾生故,菩薩要進入眾生中,不得不學習。歌、舞、戲也是度眾的工具。

 

佛因為知曉世間種種,能以五明之學為眾生解脫煩惱,故名世間解。

 

7)無上士

佛的智慧、禪定和戒行都十分圓滿,在這世界上沒有能超越佛的人,因此佛有無上士的稱號,表徵著佛在最高的境界。即是在諸法中,涅槃無上、一切眾生中無上。

 

如果問五方佛哪位是第一?那答案應該是佛通通都是第一,都是無上士。只要證得了如來,就是第一,沒有比這個再上的了。

 

8)調御丈夫

調御是平衡,調節的意思。丈夫是指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一個偉人、巨人。佛懂得調御自己,調御弟子,也能調御人生、世間人、一切的生物,井然有序的教導他們,讓大家都往好的地方走,就叫做調御丈夫。

 

9)天人師

佛不單在人間做教化的工作,教導眾生甚麼應作不應作,如何走在正道上,才能解脫煩惱,證得佛果,且祂在天上界也同樣在做教化的工作,也就是說佛是天、人的師父,所有眾生、所有天界的導師。

 

10)佛世尊

“佛”的意思是覺悟,裡面包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己覺悟,幫助別人覺悟,得到無上正等正覺,覺行圓滿的就是佛。(詳細解說請參考BUD101包羅萬象的佛學:佛學教理,第一章,第一節 到底什麼是?)

 

能具備以上十個稱號,就稱為世尊。《佛說十號經》云:“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世尊因有如此般的大智大慧德能,一切天人凡聖,世出世間人都尊重敬仰祂,所以尊稱為世尊。

 

思考題:

1.    佛是大調御師,能改變眾生的心性,大家有過這種經歷嗎

 

 

章末作業: /page/index.html?id=5 

 

 

參考文獻

010第十講:次日,祖潛至......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收入《680 大心印 蓮生活佛講六祖壇經(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90&bookmark=c0102020214)。

 

011第十一講:經名釋義——佛(三)〉,收入《627 九品蓮華生蓮生活佛講阿彌陀佛經》,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1&bookmark=c0112020214)。

 

019第十九講:「身方便續」有五類〉,收入《700 蓮生活佛講授道果(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18&bookmark=c0192020214)。

 

021【第一百零一講】「外形相善逝」是很清淨自在的圓寂離世〉,收入《702 蓮生活佛講授道果(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22&bookmark=c0212020314)。

 

026【第二百二十一講】具恩上師等同金剛持 晝夜觀住憶念 即是守護三昧耶〉,收入《705 蓮生活佛講授道果(六)》,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75&bookmark=c0262020314)。

 

030 佛的十個稱號〉,收入《675 佛學總說》,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5&bookmark=c0302020214)。

 

盧勝彥〈005 實有「蓮花童子」理智信仰,蓮花童子淨土悉地,真實不虛。〉,收入《196 清涼的書箋》,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962020314)。

 

盧勝彥〈022 冥思枯坐〉,收入《059 真佛法語》,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29&bookmark=c0222020314)。

 

盧勝彥〈054 菩薩要學五明〉,收入《174 一道彩虹》,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74&bookmark=c0542020314)。

 

盧勝彥〈065 渡人之法舟〉,收入《170 回首西城煙雨》,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70&bookmark=c0652020314)。

 

《一行佛學辭典》,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tripitaka.cbeta.org20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