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修行簡釋
第一章 道前基礎
第一節 修習軌理-1 (六加行、七支供養)



1.1 廣論因緣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呢?因緣之一,此論著是佛教修行的寶典,極廣流傳。因緣之二,廣論的根源來自於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燈論》,而《菩提道燈論》的內涵又源自著名大乘學者金洲大師的教授,阿底峽尊者修習了金洲大師的法教,繼而撰寫了《菩提道燈論》,內容奧義甚深,非一般人看得明白,當傳至於宗喀巴大師時,宗喀巴大師將阿底峽尊者的傳授,編撰成這部殊勝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廣論裡的內容非常豐富,概括了整個佛法的學習,始於初基直到成佛等等修行次第的珍貴教授。所以,我們也可以如此說,《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門課,講到哪裡,行者就要修到哪裡;行者修到哪裡,就證悟到哪裡,這就叫做次第。我們依著它的階梯,一直修下去就沒有錯了。


1.2 依次第而修習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什麼叫做“菩提”。我們常常跟人們講,你要發菩提心啊!你發菩提心,只是嘴巴講而已,但是實際上是怎麼樣子發呢?是不是把我們的心放到泥土裡面,讓菩提心發出來呢?不是這樣子的。發菩提心不是嘴巴講,而是真真正正的實際去做,這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需了解,佛法在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含有“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為什麼要如此分呢?是因為我們佛法裡面可分為“五乘”,就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五乘,跟著這五乘的方法來修。我們講“人”跟“天”的修行,就是守五戒、行十善,這即是修“下士道”的基礎,修行可得到了人間的種種福份,這個下士道在顯教來講,叫“安樂道”。為什麼安樂?因為我們在人間會得到安樂,這是行十善、守五戒的因緣,生活變得非常有規律,不會一直產生業障,非常安樂,這對我們修行非常重要。


        接着是“聲聞”、“緣覺”,這是修習“解脫道”,解脫道也就是“中士道”。行者如果希望自己能夠解脫,一定要修“中士道”。雖然自己修行解脫了,但若看到這麼多的眾生仍在受苦,只求自己解脫有用嗎?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發出真正的菩提心,來救度所有的眾生,這就是修“上士道”。“上士道”的成就就是“菩薩”。從“菩薩”繼續深層的修下去,還有“奢摩他” 、“毘缽舍那” ,直直修下去,就能夠成就佛果了。


        所以這堂課,大家聽到哪裡,就修到哪裡,絕對沒有錯,千萬不要忘掉每一個細節,都是非常重要。我們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真正正想深入了解,就需要多聞,將聽到的教授精進的修習,既是“聞所成慧”。然後再思索所聽到的教授,就得到了“思所成慧”,從“思所成慧”裡再甚深修行,就可得到“修所成慧”,所以三種智慧就是這樣子而來的。聞、思、修就是修我們三種智慧。為什麼會生智慧呢?因為我們的智慧就是從聞、思、修而來,然後再靠我們的正知力,這種就是修行的方法。根據《菩提道次第廣論》裡的種種修行,可得知我們現在是修到什麼程度。


        所謂“聽法”,不是聽完就算了,一定要思考。思考是對的,還是不對的。請不要常常抱怨某人講的不對,不用聽了,其實“聽”可以有分辨的力量,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這個就是聞的智慧,聞所成慧,就是這樣子來的。然而並非我聽了法,開始起分別心。我們修行,就是要把分別心完全放下。釋迦摩尼佛在祂證悟的時候,發現了世間上的人都是充滿妄想跟執著,所以沒有辦法開悟。妄想包含的意義很廣,包括“你講這個對”、“哪一個不對”,不停的在分別。我們先聽了,然後自己再思考,好的就留下來,不好的就由它過去,如此就有一個分辨的智慧,而不是去分辨好壞,而是分辨這個道理。這是由於講述的方法有很多種,可能因為某一種機緣、針對某一些人,所講的內容會不一樣。就如同我們跟大人講話,我們要用尊敬的心;我們跟小孩子講話,要用愛護的心。絕對不是在小孩子講話時,就回應:“唉!不要囉嗦,吵死人了!”如果用這種的方式,小孩子永遠都不會聽你的,因為這個方式對小孩起不了作用。但是你用愛心跟他講:“你要乖喔!好好去學習,你長大了對你非常有用喔!”跟小孩子講道理,小孩子並不是不講道理的,我們要好好的去了解他。不管是怎麼樣子的小孩子,很皮的小孩子或很乖的小孩子,我們都要用愛心對待。如果我們以愛心為出發點,對小孩成長的過程非常有益,能夠讓小孩學到正確的做人方法,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子去做,小孩子很容易就學壞,所以我們常常講,所有眾生都有佛性,不要把小孩的佛性完全埋沒掉。我們要了解到,父母現在所做的,就是給他很好的本錢,在成長過程中,小孩就會走一條正正確確的路。


        佛法就是要我們對每一個人同樣的有愛心,不因為某人做了錯事,就忘了他也是佛。他只是一時被塵埃掩蓋了,只要他的塵埃全部抹去了,清淨的佛性就會現前。所以我們了解到,為什麼我們要先學“下士道”,“下士道”就是從這個基礎開始,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然後再更深入一點,了解到修行並不是只有修一世,希望下一輩子仍然擁有暇滿的人身,重新再來好好的修行,再度眾生。若有人認為這一世到了盡頭就完全結束了,這就是“薩迦耶見” ,不正見的一種。所以我們要了解到,我們並不是只有這一世。


1.3 為何有三士道的教授?

        除了一般人修習下士道之外,也有非常殊勝的修行人修習下士道,為什麼呢?這殊勝的因緣來自於他們發覺這一世沒辦法度很多眾生,因此希望來世再來娑婆世界度化所有的眾生,他們發出了這個菩提心修習下士道,並願得到暇滿的人身來度化眾生,此修行叫“共下士道”。為什麼有一般的下士跟共下士道呢?一般的下士只想到這一輩子自己了就好,而共下士是行者發了菩提心,希望度所有的眾生,這是非常殊勝的。


        當行者修了“解脫道”,自己能夠解脫了,同時也教導眾生如何解脫,並發願下一世再回來度化眾生,於是專修中士道,發這種發菩提心就稱為“共中士道”。所以,行者在“共中士道”修行解脫了,由於擁有解脫的方法,才能夠教眾生如何解脫。若沒有解脫的過去歷史經驗,就沒有辦法去教人家怎麼解脫。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大菩薩轉世,再來世間度眾生,原因就在這裡。當行者修了“上士道”的時候,完全就是為了發菩提心,完全只有對眾生好,沒有想過對自己好,只要有利益眾生的事情都可以做。對於還沒有升起菩提心的眾生讓他升起菩提心;對於已經升起菩提心的人,使他更精進,這個就是為什麼有三士道的教授。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我可以直接修上士道嗎?既使是大根器,仍然需從下士道開始修起,然後中士道,再來修上士道。這個就是為什麼叫菩提道“次第”,一定要用這種方式一步步修。剛皈依的人,馬上要他發菩提心,有可能發得出來嗎?他會問,什麼叫做菩提心?什麼叫五戒、十善?什麼叫因果?若他們對這些一點都不懂,如何解脫呢?是沒有辦法的,因此學佛者需由下士道開始,才能夠產生正知力。又,如何把自己的心止住呢?止觀從哪裡來呢?我們要把這個心止住,就需修我們的內氣,以正念力把我們心猿意馬的種種妄想完全止住。以正知力觀察自己的心是否不停的動、一直在亂想。如此一步一步的修習,才能夠產生真正的菩提心,這就是為什麼需從下士道開始。


1.4 金洲大師的六加行

        原文: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謂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次如聲聞地中所說:「從昏睡蓋,淨治心時,須為經行。除此從餘,貪欲等蓋,淨治心時,應於床座,或小座等,結跏趺坐。」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之眾為資糧田。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


        密教行者從最初培養升起對根本上師、佛法僧的信心與恭敬,恪守並時常唸誦“密宗十四大戒”及“事師法五十頌”,這些都對修行有很大的助力。修行初開始,金洲大師告訴我們需修習六加行 ,此六加行和蓮生活佛所教授的不共六加行  不一樣,這是因為密法重傳承,不同的傳承就有不同的教授,這不是正確與不正確的問題,所以不應產生分別心而影響他人學法或犯了嚴重的業。什麼業呢?如犯了毀謗過去祖師的業,犯了“密宗根本十四大戒”的第一條 -“對於上師身口意不恭敬”,以及“事師法五十頌”的種種過失。


        行者需經常思惟聽聞,多讀閱經典。雖然顯教有學者提出依經不依論,但在密宗則不同,譬如《菩提道次第廣論》即是過去祖師大德所講的道理,是我們在經典上學不到的,並不是經典不對,而是我們不能了解其深意。阿底峽尊者把《菩提道燈論》撰寫出來後,很多人不易看懂,所以宗喀巴大師把此論簡化,遂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使行者容易了解教義,然而對現代人來說,也難以明瞭深奧的文言文了。


        金洲大師所教授的六加行:

        第一、灑掃住處、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

        第二、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嚴陳設。

        第三、身具毘盧七法(或毘盧八法)坐安樂座、從殊勝善心中修皈依發心等。

        第四、觀想資糧田。

        第五、七支之門淨障集資。

        第六、祈請。


1.4.1 佈壇方法

        第一項與第二項都與“佈壇”相關聯。蓮生活佛在早期文集  裡即教導弟子佈壇的方法,每一個修行人首先需要找比較安靜、藏風聚氣的地方,好好的修禪定及密法,若能有專用的一個房間來佈置壇城是最好。但有些家庭沒有空間,怎麼辦呢?那麼就可找一個藏風聚氣的角落,譬如行者及壇城的背後不要有窗戶,壇城的兩旁也最好沒有窗戶,如此可將氣聚集在壇城內,藏風聚氣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接著就是佈置壇城,然後是灑淨。


        佈壇以簡單、清淨為主。根本上師慈悲傳了很多密法,弟子們接受灌頂後也收集了佛像、法相,然後滿滿的佈置在壇城上及牆壁上,其實不需做到這樣子滿天神佛。行者可以將法相收集起來,當根本上師在做某尊的護摩,或修到某尊的法的時候,可以把收集的法相拿起來參考學習,但是家中壇城則供奉行者修持的主尊為主。例如,每一位真佛弟子都要修持蓮花童子根本上師相應法,那麼壇城上就是供奉蓮花童子。另外可再供奉有緣的智慧本尊,譬如智慧本尊是阿彌陀佛,就可再供奉一尊阿彌陀佛;或者智慧本尊是觀世音菩薩,那麼就可供奉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壇城通常佈置諸多佛像,意義是讓所有來參拜的香客都有學習的對象,然而我們個人的壇城則不需太多佛像。記得我們常講一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根本上師的加持,第二個是本尊攝受,第三個是護法永在(行者真心弘揚佛法,護法就賜予大護持),且只要行者修持到與本尊相應,根本護法就會顯現在根本本尊前面。


        對於一位剛皈依的學佛者,是否需要急著知道自己的本尊及護法呢?其實不用心急,我們修法不要急,佈置壇城也不要急,主尊就是以根本上師蓮花童子金身為主。很多剛學佛的信眾,可能就是以伽藍、韋陀或者是四大天王為主,可待日後機緣成熟,再確定自己有緣的本尊、護法。另外,譬如學佛者有機緣聽聞了財神法,那麼就可能因需加修財神法而再請一尊黃財神、紅財神或騎龍白財神等等,並特別佈置了一個財神的壇城,不過待行者修持壇數圓滿時,這壇城也需拆掉,規矩是如此的。


        我們現代的真佛行者,以非常莊嚴的八供、華蓋、幢幡等等佈置壇城,能夠攝召行者歡喜修法。壇城的佈置簡單,以佛的金身為主,每一橫排是奇數,一尊或是三尊即可。收集的法相照片,用來觀想或佈置也可。在供品方面,師尊在書裡面教導我們五供或是八供。五供就是“花”、“香”、“燈”、“茶”、“果”。八供就是再加上“如意螺”、“水”(清水)、“滑水”(沐浴水)、塗香(取代五供的茶)。滑水是洗淨的代表,象徵清淨的意義。水也一樣代表清淨。所以八供都有它各自的意義。放好了以後,壇城的龍邊是放舍利塔(面對壇城時,行者的右手邊即是龍邊),壇城的虎邊是放曼達盤(面對壇城時,行者的左手邊即是虎邊),那麼中間就是八供。八供的後面可能還有個內八供,內八供是供水,行者可慢慢學習內八供的觀想變化諸多供品。初學者以外五供或八供即可,一切用自己的心去莊嚴佈置為主。


        五供或八供的“花”,是以五朵花為主。我們在書裡面常講的是白花,這是紅教了鳴和尚所傳,所以是用白色花五朵。若行者想擺置一朵、兩朵、三朵、五朵、也沒有關係,漂亮的花都可以,不需被數目限制住了。如蓮生活佛文集上的建議,最好用絲製人工製的花比較好,它不會枯萎,若想隔一陣子換新也可以。如果壇城上佈置了新鮮的花,就要注意,不適合用太多土,因為土會長蟲,壇城就不清淨有汙穢。如果說供花是插在水瓶裡,那麼要注意,只要花一凋謝就要拿走,以維護壇城的清淨莊嚴。


        那麼師尊書裡面寫的“香”,是三根立香。那麼現代的人越做越漂亮,把很多香綁在一起,做成一個香塔,那也很好。擺置在供杯上面的香可不用點燃,這是代表它的意義。那麼“果”呢?每天的水果記得要換,不能用舊的。


1.4.2 八供的象徵

        八供所象徵的深意是什麼呢?師尊文集#164《一日一小語》  解釋了供品的意義:

             -- 佈施

        塗香 -- 持戒

               -- 忍辱

        燒香 -- 精進

        果品 -- 禪定

        燈明 -- 智慧

        沐浴水 -- 清淨

        法螺 -- 如意


        海螺的螺口向上,螺口可放一些珠寶。壇城佈置好之後,接者就是灑淨,加行六法的首要兩句話“灑掃住處、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蓮生活佛曾經在葉子湖閉關,由於每天做施食而引來了很多靈眾在住處進進出出。活佛曾有一次想召請七佛,佛跟祂說你的地方不清淨。當然,佛是香臭一如,佛本身不會在意氣味,但是這時是一種示現,教導活佛住處應該時時清淨。畢竟我們活在這個人世間,我們是以人身生存在這一個空間當中,所以我們要注意清淨,常常的灑淨。


1.4.3 如何清淨莊嚴壇城?

        灑淨是以大悲咒水或是甘露水。行者修了大悲咒水,然後把水彈在房子四周、中央,常常定期的清淨房子,讓不請自來的靈停留在門外就好,因此處處要灑淨。壇城上佛像金身的擺設不需要琳瑯滿目,否則難以看清楚主尊是哪一尊或修法的本尊是哪一尊。莊嚴的壇城不在於物品的貴重,而是在於清淨莊嚴。若準備曼達盤有困難,可備齊八供、清淨的供具(不可用寵物的碗),以行者非常莊嚴的心來召請佛菩薩。


        開光是要召請正的靈入金身。幸運的真佛弟子,無論居住在哪一個國度,都可以在壇城佈置圓滿之後,拍照請根本上師遙開光加持,亦可邀請當地的真佛宗上師、法師到家中開光加持壇城,而真佛行者依真佛儀軌自行開光也是可以的。師尊也曾舉例教導我們,如果家中壇城的瑤池金母開光了,就表示有瑤池金母的靈住在金身裡。然而,每戶人家的瑤池金母金身雖然都有相同的尊稱,其實都是住着不同的金母分靈,每一尊都是一個分靈。


1.4.4 心正則靈正

        可能有人疑問著,若修行者心不正、名聞利養、身口意不清淨,會召請到什麼靈入金身呢?當佛菩薩跟行者的心不搭調,沒有心心相印時,難以召請到正靈,召來的靈可能就是不太好的血食的神等等。所以修行者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心念。若壇城是由根本上師所開光加持,是否就表示保證永遠是正靈呢?當修行人的心不走正道了,根本上師所開光的佛菩薩就會離去,不正之靈就會進來。所以行者安了壇城之後,要注意自己身口意。如同蓮生活佛在“你問我答-互動就是力量”回答了弟子的提問,當一位修行人修了上千壇的護摩,但是他犯戒、心術不正,那麼此人護摩燒的越多,就墮落越多,因此行者務必依根本上師的教授。行者若以清靜的心修持護摩來幫助家人、自己的公司等等,這不為過,但若是為了賺錢、名聲好,這個行者的心就開始歪了,歪了以後,壇城開光的佛菩薩也就離開了。


        行者若欲修法產生力量、得到效果,在修行過程中,身語意必須皈依,依止:

        第一、身語意要去歸心所向根本上師、佛法僧。

        第二、你的心、身語意要清淨。清淨的壇城,清淨的身語意。


        如此,行者的觀想、持咒才能夠產生它的功德及效力。如果心念是敷衍馬虎、不清淨,此時能產生功德嗎?是沒有的。這就是如金洲大師所講“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按照這個方法,心安止在修法的儀式或修法的意念上,那麼這才是真正的做到這個四加行的第一個加行。


        第二加行是 “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嚴陳具。”這也是教我們佈壇。佈壇不是隨隨便便,也不是空設一個壇城,若是壇城上面金銀珠寶很多,但只是擺著好看,無人修法,就是空設壇城。佈置壇城應要發揮壇城的功用而不是虛設的。譬如有人認為佈置壇城是來接水神的,認為每天上香禮拜接了水神就有財了,由壇城去接就自然發財,這是會打折扣的。行者應該常常在壇城誠心持咒、祈求加持,佛菩薩的靈光才會在。


1.4.5 傳承的觀想

        金洲大師又說“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這即是修法的時候,需觀想傳承祖師。這是金洲大師所寫,再傳至宗喀巴祖師,繼續延續到後代弟子。當時的密法有三個教派:1. 瑜珈行派(西藏佛教對瑜伽行的稱呼,又稱:廣大行派、唯識學派);2. 甚深觀派(又稱:中觀學派);3. 祈禱派(又稱:加持祈禱派)。“甚深觀派”流傳到現在就是中觀派;“瑜珈行派”就是我們現在的唯識,這句偈即是提到了這兩個派的祖師。而先前所提的皈依,是皈依什麼呢?是皈依根本上師及所有的傳承祖師,都應該要觀想出來。


        瑜珈行派(廣大行派、唯識學派):就是瑜珈唯識學派,簡稱瑜珈行派。傳承從釋迦牟尼佛-彌勒-無著-世親,一直傳至阿底峽尊者。甚深觀派(中觀學派):傳承從釋迦牟尼佛-文殊-龍樹-月稱-大理杜鵑,慢慢傳下來,也是傳到阿底峽尊者。所以阿底峽尊者對我們來說影響至重,祂把瑜珈行派、甚深觀派兩個理論做分析、總結,對佛法傳入西藏、再傳入中土的貢獻極大,我們由衷的感謝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寫下了《菩提道燈論》、《密宗道次第解說》,後來宗喀巴祖師將其著作發揚光大,這都要感謝這位燃燈智阿底峽尊者,這也是蓮生活佛不斷強調傳承法流重要性的原因。因此,我們修法時不僅觀想根本上師,且把根本上師的祖師、傳承觀想出來,了鳴和尚、薩迦證空上師、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以及吐登達爾吉上師,至少這四位祖師我們要觀想出來。那麼在四位祖師之上還有大日如來、佛眼佛母、阿彌陀佛、蓮花童子,這都是真實且直接的傳承法流。當然之上還有更多,譬如教導蓮生活佛的三山九侯先生即是三佛九如來菩薩,這些佛菩薩都是我們的祖師。當真佛行者每次修“蓮花童子根本上師相應法”,我們不僅是觀想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還要把傳承祖師觀想出來,如此才是真誠感恩祖師所傳下來的珍貴的法語,透過根本上師傳授給我們,所以我們不可忘記自己的根本。



註釋

奢摩他:禪定七名之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參《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奢摩他&selecthistory=2021825。另,“止”法,就是“斷”,就是“無念”,把思惟斷掉,變成“無念”,就是“止法”。參盧勝彥〈017 癸三、略說修法〉,收入《612 密教智慧劍蓮生活佛講密宗道次第廣論4》,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352021825)。


毘缽舍那:所謂的“觀法”,是用“思惟”去修。參盧勝彥〈 017 癸三、略說修法〉,收入《612 密教智慧劍蓮生活佛講密宗道次第廣論4》,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352021825)。


薩迦耶見:五見中之“身見”。執著五蘊假和合之體,思為有真實之我,起我我所之見也。參《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薩迦耶見&selecthistory=2021825)。


4   金洲大師“加行六法”:第一、“灑掃住處、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第二、“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嚴陳設”。第三、“身具毘盧七法(或毘盧八法)坐安樂座、從殊勝善心中修皈依發心等”。第四、“觀想資糧田”。第五、“從七支之門淨障集資”。第六、“祈請”。參《菩提道次第廣論》修習軌理分二。


5   真佛密法“六加行”:一、大禮拜法–降伏我慢。二、大供養法–積集資糧。三、四皈依–依止堅固。四、金剛薩埵–懺悔消業。五、上師相應–傳承加持。六、施身法–破我執。又,降伏慢心,而行大禮拜,為集積福慧二種資糧而供曼達,為專心一致而四皈依,為懺罪除障而修金剛薩埵法,為加持早日成就而修上師相應法,為破除我見,調伏四魔而修施身法。參盧勝彥〈023 四加行及六加行〉,收入《102 甘露法味》,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522021830)。


盧勝彥〈035 建立密法壇〉,收入《60 湖濱別有天》,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302021825)。


盧勝彥〈063 施者〉,收入《164 一日一小語》,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642021825)。



思考題:

1.    為何行者不適合直接修習上士道呢?

2.    何謂清淨莊嚴的壇城?

3.    修法時為何需要觀想傳承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