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佛学

第一章 佛学基本词汇

第三节 “僧”是什么人?为什么“佛法僧”称为三宝?



3.1    “僧”的神圣职志 

在娑婆世界里,“僧”泛指一般放弃世俗的身份剃发修行,并奉行释迦牟尼佛的教义,守护佛陀的正法而使之传承不绝,故又被世人尊称为僧宝。“僧伽”守持佛陀的戒律,严守六和敬法,修行上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肩负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责任,及承担着释迦菩提事业度化众生、利乐有情的使命。信受佛法具菩提心性的出家众,本意就是“集合”、其义为“向善”。

 

佛教的出家众依照性别,可分为比丘(受过具足戒的出家男子),及比丘尼(受过具足戒的出家女子),名为出家二众,是古今佛教僧团的核心主体。由于彼此在共同信仰目标的团体中,奉行佛陀的教义如实修行,过着口和无诤、见和同解、戒和共修的清修生活,所以又称和合僧众。

 

《增一阿含经》云:“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如来圣众,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度知见成就。圣众者,所谓四双八辈,1 是谓如来圣众,应当恭敬,承事礼顺。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记述了三种僧:“善男子!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是声闻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 

 

然而,对于犯了戒律的僧人,我们应如何看待呢佛陀也在此经中给予诠释:

“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欝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供养前三真实僧宝,所获功德正等无异。”从此段经文中,我们明白了就算是犯了戒的僧人,只要僧人不失正知正见,弘扬佛陀法教,常发善愿、忏悔过失,仍然是值得我们恭敬供养的福田僧。而且,若善信大德依然恭敬供养,所获福报仍是无穷尽啊。  

 

我们发菩提心布施的善业,就犹如成佛的种子,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僧人,就是我们要礼敬和供养的“世之福田”,我们以无邪的善念来布施,让正念和善根如种在福田里,逐渐地增长而不入三途恶道。

 

3.2  无佛无法是“僧” 

莲生活佛做禅定功课的时候,面见了一位祖师,在互相对话之中,活佛问:“什么是僧”祖师答:“僧,就是出家人。”活佛又问:“什么是圣贤僧”祂答:“无佛无法。”

 

作为一个佛弟子或信奉佛教的教徒,我们都是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正信,来学习佛陀的正行,但原来真正的圣贤僧,居然是“无佛无法”。

 

“僧”是依止着佛法而修,朝着成佛之道而行,但最后却竟然是,无佛无法是“僧”。

 

在《达磨大师悟性论》中,有着这样的论述:“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亦喻:“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根据以上经文中的概论,相信已可以解开,祖师在一问一答中:“无佛无法是僧”的玄机。

 

而莲生活佛在《大心印》文集里,开讲《六祖坛经》中说:“我真的是‘真知’耶!真的!是真的什么都不会,‘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没有一物懂的。但是我懂得佛法,懂得佛法以后,从佛法里面知道‘无一法’,佛法才是真正‘无一法’!“用佛法到明心见性的地步,这叫做‘真知’啊!”又启示:“‘虚空无一物可见’但看到虚空还是有佛性,这才叫做‘真知’”。在这段节录的开示句子里,正正就阐述了,一位开悟成就者浅白的剖释,为何是:无佛无法是“僧”。


3.3    为什么“佛法僧”称为三宝

“佛法僧”为何称为三宝因为众生在世间,是依止着“佛法僧”的正念,作为心灵上的依归,皈依“佛法僧”内里的真义来修行:

 

依佛,恢复自己的真如本性。

依法,恢复自己的真如本智。

依僧,恢复自己的真如本净。

 

三宝,能教众生坚信正念而断恶修善,明白娑婆世界里的虚幻之相,远离苦恼困惑和破除邪见,放下无明的妄执。由此促使众生得见,本自具足的佛性,于世间里极为尊贵,犹如奇珍异宝,故称之为宝。

 

莲生活佛在书中亦有指出:“讲起来出家人是很尊贵的,这个尊贵不是说他本身来讲是一个僧宝,为什么说佛、法、僧是三宝呢因为佛本身来讲是点燃世界的明灯,所以是宝;法是因为佛陀本身传下来的法灯,也是光明,也是宝;延续着这些法灯的这些人也是一宝,所以称为三宝。”

 

在密教里面,还提到皈依金刚上师,就是我们经常念的“南摩古鲁贝”。为什么要皈依金刚上师呢因为没有金刚上师,就没有人教你真正的佛法仪轨,没有人传授你“本尊法”、没有人教你什么是护法所以你本身要依止一位具德的根本上师。而皈依具德的根本上师,就是跟皈依圣贤僧同样的道理。

 

真佛经曰:“以‘无念’为正觉佛宝。以‘身清凈’、‘口清凈’、‘意清凈’为法宝。以‘真佛上师’为僧宝。”2 莲生活佛如此说,“三宝”其实是超世间的,三者互相融通,互相相似。一者世间难逢。二者无垢无漏。三者威德六通不可思议。四者庄严世间及出世间。五者胜妙智慧无穷无尽。六者不可改,不可动,是真如也。

 

  

注释

1  四双八辈:是佛陀僧团贤圣众的集合,声闻依其修行次第分为四个阶段的成就及向道:须陀洹向(预流向)、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向(一来向)、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向(不还向)、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向”、“果”为一双,四组一双即是八辈(八种贤圣)。参一行佛学辞典 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四双八辈&selecthistory=2020507日)。

2 真佛上师是遵照“真佛密法”修行的上师,这是知晓密法的行者,依根本上师的密法传承去修持,知晓“尊师”、“重法”、“实修”,贯穿一起,将密法来摄化众生,令彼等止恶向善,真正达到“身、口、意”清净。真佛上师,道心恒常不变,遵照佛法去修行,护持三根本,这上师之典型可做模范,是黑夜之明灯,是迷途的指南,引领众生趣向光明大道,不致误入岐途。这是“僧宝”也。参卢胜彦〈012 真佛经放光〉《147 不要把心弄丢了——修行人的告白》,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97&bookmark=c0122020507日)。

 

 

思考题:

1.     真佛上师是属于哪一类僧

2.     我们应该如何种福田

 

  

参考文献

014真正出家人〉,收入《654 活佛之歌之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66&bookmark=c0142020226日)。

 

023 第一一五讲、僧智常... ...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收入《683 大心印 莲生活佛讲六祖坛经(四)》,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93&bookmark=c0232020226日)。

 

2007-04-15 莲生活2007-04-15 莲生活佛最新开示 见法是佛 开悟是法 无佛无法是僧〉,取自:真佛宗全球資訊網:https://ch.tbsn.org/guidem/detail/924/ 2020226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03n0159_0022020507日)。

 

《达磨大师悟性论》,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 http://tripitaka.cbeta.org/X63n1219_0012020507日)。

 

卢胜彦〈001 传承法流〉,收入《275 解脱道口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82&bookmark=c0012020226日)。

 

卢胜彦〈014 真佛三宝〉,收入《164 一日一小语》,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64&bookmark=c0142020226日)。

 

〈十、佛法僧的意义〉,收入《摘自639莲生活佛讲授喜金刚讲义(一)第31讲  密教行者无论证悟多高的境界,也不能背弃自己的根本上师》,取自:电子真佛报,https://www.tbsva.org/tbnw/epaper_detail500.htm2020226日)。

 

〈四双八辈〉,取自:一行佛学辞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四双八辈&selecthistory=2020507日)。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s://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0220205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