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佛学

第三章 莲生活佛讲佛学总说

第二节 解:什么是解的真谛?



2.1    解有闻、思之意

“解”的意思是“知解,由见闻义理而生之心解也。”1 《大般涅盘经》中说:“善男子!若人信心无有智能,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能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善男子!不信之人,瞋恚心故,说言无有佛、法、僧宝;信者无慧,颠倒解义,令闻法者谤佛、法、僧。”因此当我们对佛法生起了信心,接着要去做的就是 “解”。

 

解,就是要学佛者增长对佛法的正知正见,建立正确的修行观念和方向,当中包含了闻、思两个意思。

 

闻,就是要怀着虔诚谦恭的心去听僧众、善知识讲演佛陀的法教,要去读经,深入经藏。近代高僧莲宗(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云:“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行者以真诚恭敬的心听经学法,这样才能实得利益,时机一到便能悟了。

 

思,就是要去思考、去分析,把读到和听到的佛法消化、整理和归纳,然后融会贯通。明朝憨山大师《费闲歌》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由此可知,若不思考佛经深意,即使口中诵持也是空耗。


莲生活佛不仅博学多闻,他闻思的功夫更是了得,在《悟境一点通》文集中,诉说着当年六十八岁,仍然浸沉于深奥的佛学之中:“为了‘闻思’,收藏的‘经、律、论’,并非束之高阁,而是每日一篇又一篇的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真是行者闻思的楷模啊! 

 

2.2  正解依靠善知识

面对如瀚海的佛法,用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看得完的三藏十二部,到底我们在闻思上该如何入手,才知道读哪本经,学哪种法才对


《妙法莲华经》叙述龙女成佛,宣说妙法,当下“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此说明了“明师”及“正解”的重要性。修行人必须先依止明师,听师说法,才能够将所闻的法义经过自己的思惟而心开意解,达到理上的彻悟。


文殊师利菩萨在《华严经》中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另,《六祖坛经》谈到:“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正如经论所记载,学佛要得成就,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觅得真正的善知识,跟随他们去学习,让他们给予指导和方向,让我们不会在佛法的大海中迷失。 


有人可能认为,我自己看经典,自学就好,并不需要另找明师。但正如《华严经》卷第十六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要深入佛陀教法的要义,并不是单单能看得懂经文就行,而是要透彻每一字句的真实奥义。


举一个例子,《圆觉经》里文殊师利菩萨向佛陀问法后有以下经文:“作是语已,五体头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我们可能会觉得这四句文字非常简单,意思不就是说文殊师利菩萨问法以后就站起来,向佛陀做三次五体投地的大礼拜吗这样子解释是没有错,一般的法师都是按这字面去讲解的。不过,根据莲生活佛开示《圆觉经》的解释,佛陀和文殊师利菩萨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很深刻的法义在里面。这四句经文的要义,其实是要我们重法,要非常珍惜佛陀的教法。如果当时文殊师利菩萨一跪下来佛陀便立刻开始说法,那个法便不怎么稀奇,因此一定要三请后才说,才能突显那个法的珍贵。

 

扪心自问,倘若没有读到莲生活佛的开示,单凭我们的智慧,能了解“如是三请”背后的涵义吗不一定。所以说,不管我们的知识水平有多高,倘若没有善知识的指导,是难以体会佛典深奥的义理。

 

宗喀巴祖师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也有类似的教示。宗大师强调,不论是学显教或是密教,我们都要看经典,而更重要的,是要听师父(或善知识)讲口诀。因为师父是过来人,能择经中要义教导我们。当我们了解师父的意思后再去研读经典,自意与经意两者融会贯通,便能够产生自己的见解。否则,我们若只按照经论所说去做,一旦错了便难以收拾,更有可能产生走火入魔的现象。事实上,不论学禅、念佛、学密都有很多的旁门,我们必须依赖善知识从旁指导,引证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才不会轻易的走错方向。

 

对于密教行者的闻、思要诀,莲生活佛说,修持密教的行者,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皈依一位具德的、真正的金刚上师。然后从金刚上师那里去听真正的佛法(“闻慧”),经过自己的思惟分析,整合出一个程序(“思慧”),再按这个程序实际上的去修行(“修慧”)。

 

在这过程当中,第一个重点是要信任自己的根本上师,视师如佛,切勿观师之过。《华严经》说:“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因为只有百分百的依止及信奉,才能得到清净无暇、圆满的加持和领受。

 

第二是要把自己掏空,以清净无杂染的心去领受根本上师的教诲。

 

第三是要好好的修持,弥补自己的过失,不成为破法器。

 

听法的时候,我们应该谦恭用心,认真去听,然后深入去思惟,确保听到的仪轨跟自己的理解是完整而且一贯的。假如我们听法只听一半,或者思想不能连贯,而且掺有怀疑的话,修持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出毛病。

 

反之,若我们听来的佛法是完整一贯,自己的思想又通畅无碍,不存疑念的话,那到真正实修的时候,只要能够依照次第去修行,就算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很快就可以补足,而且我们实修出来的证量,会跟师父那里所领受的证量,互相相应。这样的闻、思、修,才是真正的密教行者。 

 

2.3  如何觅得善知识

既然善知识在学佛的过程中那么重要,我们该如何去判别谁是真正的善知识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说明善知识有八种因缘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曰:“当远离恶知识,当亲近供养善知识。何等是善知识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为善知识。”

 

莲生活佛认为,真正的善知识,是对佛理完全知晓贯通,同时在实际修持上有证有验的。

 

如果你仍在寻找真正的善知识,不妨参阅莲生活佛著作《悟境一点通》之〈序〉,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注释

1 〈解〉,收入《佛学大辞典(丁福保)》,取自: 一行佛学辞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selecthistory=2019429

 

 

思考题:

1.    如果我们身边缺乏善知识,又或是不常有机会亲近自己的根本上师,该如何做才能确保自己的学习是正确无误呢

 


 参考文献

001明上三灌顶后依及结行仪轨第十之三;申四、释灌顶义;酉一、解释灌顶及后依义;戌一、释初瓶灌顶及后依义(001-009密宗道次第广论卷十五)〉,收入《618 密教智慧剑莲生活佛讲密宗道次第广论10》,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44&bookmark=c0012019429日)。

 

002密教弟子不可寻师之过〉,收入《697喜金刚讲义(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85&bookmark=c0022019429日)

 

004行〉,收入《675 佛学总说》,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5&bookmark=c0042019429日)

 

016【第十六讲】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自佛言〉,收入《670 清净的圆镜 莲生活佛讲圆觉经(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0&bookmark=c0162019429)。


〈 025 【第二百六十五讲】以身坛城修内法 证明四果位〉,收入《706  莲生活佛讲授道果(七)》,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90&bookmark=c0252019429)。


027【第九十六讲】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盘〉,收入《672 清净的圆镜 莲生活佛讲圆觉经(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2&bookmark=c0272019429)。


035闻、思、修〉,收入《629新虹光大成就(二)》,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21&bookmark=c0352019429)。

 

063 闻思修三慧〉,收入《604虹光大成就(四)》,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09&bookmark=c0632019429)。

 

《大般涅盘经》卷第三十三,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s://tripitaka.cbeta.org/T12n0375_0332019429)。


《华严经》卷第十六,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s://tripitaka.cbeta.org/T10n0279_016 (2019429)。


《华严经》卷第六十二,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s://tripitaka.cbeta.org/T10n0279_0622019429)。


卢胜彦〈010我也「劝看经」〉,收入《036 传奇与异闻》,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6&bookmark=c0102019429)。


卢胜彦〈 017 对于「当代佛教」的批判〉,收入《098 法海钩玄》,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98&bookmark=c0172019429)。


卢胜彦〈025 序 写在书前〉,收入《227 悟境一点通》,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478&bookmark=c0252019429)。


卢胜彦056 法器的三(二)收入《646 偕汝谈心(七)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8&bookmark=c056&highlight=彌補自己的過失 (2019429)。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s://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42019429)。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08n0223_0272019429)。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s://tripitaka.cbeta.org/T30n1579_025 (2019429)。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30n1579_038201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