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佛学

第三章 莲生活佛讲佛学总说

第七节 六度万行的含义是什么?



7.1   什么是六度万行?

六度万行就是六种可以到达彼岸的方法,是成就菩萨的一切行持,让行者得到解脱,同时救度众生得到解脱。

 

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 (智慧),内里每一项都是对治法,用来对治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行者自身的我执与法执。布施用来对治贪;持戒对治毁戒;忍辱对治瞋;精进对治懈怠;禅定对治散乱;般若对治愚痴。万行就是代表要无间断的去做好六度的每一项,无有止尽,前行不已。莲生活佛简要的说明,“六度万行之中,以福力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度生死苦海。”并且重点教导:“以菩提心来修六度万行。这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7.2  布施

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又可分为内财施及外财施,内财是指身体、四肢、性命、妻子等,外财是一切金银财宝、宅舍等物质。法施是指以佛法引导众生走上正道,离苦得乐;无畏施是指让众生远离困境及怖畏。

 

布施是菩萨行中的第一项,主要是要降伏自己的贪念和私心,一切以别人为重,利他为重,自己为轻,是无我的一种锻炼。布施时并不期望得到任何的回报,而是纯然的把自身所知所有给予他人,长养慈悲心,欢喜地去给予别人快乐,拔除别人痛苦,平等无差别的施予,让行者从而除去五毒中的贪。布施最难的是在于要达到三轮体空境界,即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也无所施的物,如《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布施。”

 

布施非常重要,莲生活佛说:“什么东西是你的”这句话就是布施的要诀。学佛的人都知道,当达到完全无我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是自己的,也可说什么东西都是你的;只有真正做到无我,然后去布施行善,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7.3  持戒

持戒就是菩提行,学习如来的教法,坚守祂的戒律,向着成佛的正道上前行。

 

持戒的目的,主要是要远离一切邪恶非法,让佛弟子避免沾染恶习性,若不沾染恶习性,心便较容易入于禅定,因此守戒非常重要。此外,持戒可摄善聚福以及利乐一切有情。

 

戒是三无漏学之一,在佛陀时代,弟子曾问佛陀,佛涅盘后,当以何为师,佛陀答:“以戒为师”,可知戒律是每位学佛修行人必须重视及坚守的一环。在密教,除了重视传承,亦非常注重戒行,因为只有戒律清净,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修法才能够有实际上的相应。

 

关于持戒的真谛,莲生活佛亦曾开示,不造作、不执著、无心三者合一,才是真正的持戒。行者若然心中平等无分别,就不用守戒律,因为所做所为,就是持戒,这也就是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要守戒律是因为不平等、有分别、有私心,如果还有分别心,就一定要守戒律;没有平等心,就一定要守戒律,这样才能达到心平,达到清净,与佛心相应。要明白戒律不是用来约束人,而是帮助行者把一切无明、烦恼消除,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延伸阅读:第一章程 - 佛学基本词汇第四节为什么要有“戒”

 

7.4  忍辱

忍辱是指对所有的恶言、恶语、毁谤、打骂,都不会起嗔念和厌恶。这个世界上说好话的人少,说坏话的人多。人很多时候会被误解,被毁谤,被恶言相待,作为一个修行人,不可以像一般人一样反击,而是要修忍辱,众恶无喧。当行者修持产生定力的时候,不用谈忍辱,也能够忍辱。所以,口中常挂着“我是忍辱波罗蜜”,其实还不是真的忍辱。要真正能够心不动,一切都回归虚空,才是真正的忍辱。昔日释迦佛曾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丝毫不瞋不动,最终成就大道。忍辱就是能够忍受一切众生的打骂羞辱,不畏寒热饥渴,断灭嗔恨,消除魔障。在修持上面对各种困难挫折也不怨不怒,心胸宽广,坦然待之。

 

行者修持,是要修心量宽广宏大,要修证无我,要清楚明白佛陀于《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并将之实践。既然无我,又有谁被打骂既然无人相,又是谁在毁谤自己

 常常这样子想,过去的我在哪里已经不在了。现在的我也会变成过去,未来的我还没有到,那一切的打骂呢同样也会便成过去。打骂自己的人,一样变成过去,经过五十年、一百年后都会消失不见,有了这种思维,就自然能够忍辱,甚至能够做到忍辱的最高境界,无生法忍。按佛的说法,众生根本无生,当证到无生的时候,就叫做无生法忍,既然无生,又何需忍辱无生法忍就是最高的忍辱,心中根本坦然,无一事需要忍。当行者已经证得无生,一切的善恶、一切的毁谤、一切的恶缘,都是没有的,这就是证无生法忍,最高的忍辱。

 

7.5  精进

精进是指很认真,很勤奋,很有长远心地去走学佛修行的路。《华严经》有讲到,保持初发心,有长远心,也就是精进,一定成佛。佛陀也解说,精进很重要,遍通其他五度,不论是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行者都要很精进的将它们实践。自古以来的祖师大德,成就皆由精进,故有“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莲生活佛以自身的精进为身教,每天修法、写作、画画、读经,为众生加持解困无有歇息,祂在读经时是很认真的去读,更加上眉批,祂的精进学法,成功创造了很圆满,适合现代人修持的真佛密法,让众生受益。

 

莲生活佛亦以自身的经验勉励行者,虽然祂曾遇过无数的毁谤和逆缘,如果是一般人遇上那种责难和伤害,可说是要死一百次也不够,但莲生活佛却以忍辱和精进去面对,把逆境一一超越,并坦言种种逆缘反而激励祂更加精进弘法,至今写了逾280本文集。因此当行者遇到不顺境的时候,也应保持这种态度,逆缘来时不单单要忍辱,更要将之转化为修行的动力,自利利他。

 

行者不论行住坐卧都要保持精进,例如走路时可念佛持咒,卧时可修眠光法祈求上师、本尊护法加持行者睡在大乐光明之中,免受干扰。不过精进也不可以太过,如果精进的太过分,不管什么时候都在修法,其他工作都不做,那也不对,台湾有句话说“顾佛祖也要顾肚子”,行者学佛应在松与紧之间保持平衡,学佛法之余也要照顾自己的正常健康作息,照顾家人,这是很重要的。 

 

7.6  禅定

学佛要成就,一定要定。不论是显教,密教甚至外道,都要修禅定。定是由戒而来,当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够静止,才能够定,有了定便能够产生成佛的智慧,得到真正的开悟。假如没有禅定的功夫,修行只是一个表面。

 

行者修禅定,大多由有所缘禅定开始,一直修到无所缘的禅定。有所缘是心专注于某一特定事物上,例如数息、梵字、本尊、法器等等的观注。无所缘的禅定是无所依缘(即无特定对象),一直到最究竟的止息(无心)、无所执著(无事),这就是心经的“行深般若般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莲生活佛讲解禅定分五个层次,分别是:

1初禅:分粗住及细住,重点是安坐、端身、摄心,气息调和。初禅在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共三天。

2二禅:已无八触十功德,深信胜实之功德,有喜、有乐、轻安、一心。二禅在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禅:已能舍非及舍受,已能无染,只有意识之乐,心已寂然。三禅在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4四禅:离开了三禅之乐受,得无苦亦无乐。长养自己的功德,心如清水。四禅在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

5五禅:已无自我,无生。是无修状态、是真空状态、是本然状态,已不在二十八天内。

 

行者修习禅定来来回回,从一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又从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一直到出定,重复的去修持,便能把自身习气的种子消除。当习气种子一消除掉,行者自然会有成就,真如佛性就会显现。所以禅定又称为熏禅,也就是指行者一直用熏香把不好的习性熏掉,让好的习性显现。佛陀也是经过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到最后才得到大悟,知道真如佛性是什么,因此行者也当学习佛陀的精神,努力习定。从功德言:精修禅定,始则引发静虑,终则开悟见性。既入禅定,自可静止不动,不为妄境所牵;亦可观照分明,不起虚妄分别。

 (延伸阅读:第一章程 - 佛学基本词汇第五节怎么才能有“定”


7.7  般若(智慧)

般若亦即出世的智慧,智就是照见,慧就是了解。真正的智慧其实就是如来的空慧,了明实相的智慧,是无上的智慧。学习佛的智慧就是为了得到解脱和自在。

 

定与慧是成佛的关键,被称为定慧双翼。智慧是从定中来的,由戒可以生定,由定可以生慧。学定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来分辨,在修定当中一定要有智慧,在学慧当中,一定要有定,所以定慧是双修,不可分开的。

 

智慧虽然不能用言语形容,但可以在日常生活,做人处事中体现出来。事实上,智慧融入在修行人的身心之中,任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智慧含藏在内。而由禅定开发的大智慧,能让行者明白一切事物的前因后果,洞悉宇宙世间的实相,得大觉悟究竟成佛。

 

(延伸阅读:第一章程 - 佛学基本词汇第六节什么是真正的“慧”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修习六度

 

参考文献

007 【第一七一讲】祈求药师佛加持 每一个人身体健康〉,收入《693 大圆满九次第法(五)》,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38&bookmark=c007 2019122日)。

 

016 禅定的心要〉,收入《604 虹光大成就(四)》,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09&bookmark=c0162019122)。

 

016 【第二百五十六讲】不造作 不执著无心 三者合一 才是真正的持戒〉,收入《706 莲生活佛讲授道果(七)》,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90&bookmark=c0162019122)。

 

016 菩萨的精进波罗密〉,收入《645 偕汝谈心(六)》,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7&bookmark=c0162019122)。

 

017 【第七十九讲】韦公又问......各得开悟,信受奉行。(一)〉,收入《682 大心印莲生活佛讲六祖坛经(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92&bookmark=c0172019122)。

 

022 无所得 让你更积极〉,收入《657 活佛之歌(六)》,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69&bookmark=c0222019122)。

 

045 精神统一 使心不散乱〉,收入《657 活佛之歌(六)》,取自:真佛般若藏, 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69&bookmark=c0452019122)。

 

056 忍辱与精进波罗蜜〉,收入《642 偕汝谈心(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4&bookmark=c0562019122)。

 

卢胜彦〈009 松与紧之间〉,收入《109 卢胜彦的哲思》,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59&bookmark=c0092019122)。

 

卢胜彦〈003 金门大桥的冥想〉,收入《083 烟水碧云间(上)》,取自:真佛般若藏,
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83 (2019122)。


卢胜彦〈089 叮咛圣弟子〉,收入《170 回首西城烟雨》,取自:真佛般若藏,
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70(2019122)。


卢胜彦〈027 正思惟〉,收入《270 我所知道的佛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06&bookmark=c0272019122)。

 

卢胜彦〈2019713日西雅图雷藏寺准提佛母本尊法同修〉,取自:真佛宗全球信息网,https://ch.tbsn.org/news/detail/36/2019713日西雅圖雷藏寺準提佛母本尊法同修.html 2019122)。

 

卢胜彦〈第一章 何谓密教 (九)戒律〉,收入《密法百问》,取自:真佛宗全球信息网,https://ch.tbsn.org/guidem/detail/1763/第一章_何謂密教_(九)戒律.html 2019122)。

 

卢胜彦〈六度万行〉,收入《675 佛学总说》,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520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