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佛学

第三章 莲生活佛讲佛学总说

第八节 “七菩提分”是指什么?



8.1   何谓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七觉意、七觉分,是七种开发智慧有助于悟道的修行项目,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七菩提分,分别是择法觉支、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七菩提分,就是七种“觉”,我们称为“觉支”,也就是如一根柱子一样。觉,是一种领会,领会支持的支柱,叫“觉支”。在佛法里面,七觉支、七菩提分讲的是领会很大的七种智慧。

 

《阿弥陀经》有提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是在做七菩提分的工作,那里的七宝行树,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等,都会帮助大家去体会七菩提分。

 

8.1.1    择法觉支

择法觉支是以智慧去辨识法的真实、善恶,对每一件事情都能观照出其正、邪、真、伪,选择合适的修行方法。

 

择法觉支中的法,是指究竟真实法或虚妄法,善法或恶法。善与恶,又分为世间及出世间两种。世间的善法是五戒十善,恶法是指五逆十恶;出世间的善法是一切有助解脱的方法,如三十七助道品;恶法则会助长贪嗔痴疑慢诸烦恼心。我们修行佛法,就是要选择究竟真实法,断恶修善,一门深入。

 

佛学如同瀚海,人的生命却有限,即便投入一生的生命也没有办法把佛学通通学会,因此选择直接了当、合适自己修学的法门是必需的。学佛者应依据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观念和方法,作为基本原则,以智慧去观照,用理智去分辨,皈依真正的大善知识,选择真实法而不是虚伪法,要选择成佛的法门,而不是人天果报法门,要选择见性的法门,然后一心一意朝着目标进发。择法的能力来自智慧及福德善根,若是缺乏了择法的能力,不肯定修持的方法和观念是正确或错误,修行路上便会产生更多烦恼和障碍,难以离苦得乐。 

 

8.1.2    念觉支

念觉支就是止观。把散乱的心念集中,变成一念,把翻起千千浪的心海回复平静无波,心不昏沈、不掉举,专注于忆念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莲生活佛举出“四念住经”,又名“大念处经”第一卷中的两段白话要义:“比丘们,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伤哀伤、袪除苦楚悲痛,得到正当行为的准则、体证涅盘。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莲生活佛引述佛陀说:“精进明察,身体、感受、念头、法住,念念分明,淫欲、悲痛必会消失。”这也就是定慧双修、等持。依持“慧”及依持“定”,可消除自己的习性,使意念完全清净,虽念而不住于念。这就是《心经》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六祖坛经》云:“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就是无念;莲生活佛的《真佛经》也是“以无念为正觉佛宝”。无念并不是完全没有念头,而是自心不被任何念头影响,永远保持光明澄澈,是最高的一种定。要达到最高的正定,要先从方便、从善念开始。先以善念对治恶念,待恶念没有了,完全只起善念,最后连善念也不执著,归于无念。正念在三十七道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佛法必须在生活中实践,修行者每分每刻都要保持正念,由于觉知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因而随顺当下所显现的一切现象,心无有执取,也不生喜恶,只要能在每一个当下用功,让正念相续,慢慢地行者的定力、慧力也会随之增长。

 

8.1.3    精进觉支

精进觉支就是选择了真实的正法,专心不懈,不间断地去修持。这里的关键是要肯定择法正确,皈依正确,心态正确,才能开始精进修行,否则任何精进都只变成徒劳无功,甚至会走火入魔。学佛者要明暸基本佛学中的“四圣谛”是真理,是两重因果的关系: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同时也需了解“十二因缘”是因缘果,牵引着轮回的流转。行者若能清楚明白因果及因缘的道理,就能够广开智慧,迈向成就之道。

 

精进可体现于四正勤:努力增长已在修行的善法;启修尚未修的善法;断除未断的不善法;不让尚未发生的不善法生起。以此方式持续不断地修行,就是精进觉支。另有古德云:“一念不生,是真精进。”

  

不要误以为精进就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修行。事实上这样子的修行并不符合佛陀的教法,不是正确的精进。正确的精进修行是中道,从饮食、身心、呼吸、睡眠中调适平衡,对一切事情不缓不急,恒持有毅力地不断修持,就是正确的精进。

 

8.1.4    喜觉支

喜觉支就是从佛法的学习修持中得到法喜、法味,心生欢喜,无有颠倒地继续精进。这是因为精进修行之后,会产生喜悦的心。由于懂得佛法的观念和方法,行者可以调整心态,使自己不掉入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各种陷阱中产生烦恼,自然而然会产生法喜及禅悦的效果。

 

喜觉支在密教是非常明显的。在坛城里修法,会得到坚固,有法流灌顶的感觉。当被法流灌顶的时候,人会变得非常轻松,全身的气一直在循环,运转之中会产生非常舒适的感觉,这就是喜觉支,就是法味。此外,密教里面所谓的四喜,也就是法味,当行者的菩提心月液,道家称“天庭水”往下降,通过全身气脉的时候,会产生的一种快乐,那就是法味,所以四喜也可以说是法味。

 

一般的禅宗,也有这种法味从一问一答中产生。像五祖弘忍问六祖:“你从哪里来”“我从岭南来。”“岭南岂会有知识很高的,可以成佛的这种人才呢”“人有南北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这一问一答之间有法味,有悟性;禅师就是从这当中得到法喜,得到领悟跟开悟的。

 

8.1.5    轻安觉支

轻安是指禅定时身体感到很轻、很安稳的觉受。莲生活佛对禅定层次中的“二禅”,提到了轻安是其中的觉受之一:“二禅已无八触十功德,深信胜实之功德,有喜、有乐、轻安、一心。”。

 

轻安在密教中称为“乐”,密教行者可由修炼无漏而自然产生“乐”。修气、修拙火,身体会有很轻的觉受,心定下来,产生了一种轻安。

 

轻安最主要就是因为断除了烦恼,唯有断除烦恼的人才能得到身心轻安。假如心上有事,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沉重。心假如没有烦恼、没有事,就会感觉到非常轻松、快乐。所以轻安觉支就是指学佛的人会心清意朗;心跟水一样很清澈,思路很通畅,意念很开朗,而不是心情很郁闷,心结打不开。

 

8.1.6    定觉支

定觉支就是一心不乱。

 

学佛者从知见的导正、智慧的开启,转变了对事物原有的态度,扭转从前对世间的颠倒见解,往后便不会随波逐流,被外境所迷惑了。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这就是定慧均等的功夫。

 

定觉支使心能定,使心如如不动。因为不动,就不会生起爱恨喜恶,不会生起任何烦恼,终究解脱。

 

不管是学显或学密,定是第一重要。禅定功深可以成佛,不习定,就等于没有学佛。因为没有定,是不能产生力量;没有定,是不能通达真理的智慧;没有定,不会得到法味。

 

显密修定的方法各有不同,显教用六妙门:数息、随息、止、观、还门及净门;密教则用止观,利用种种不同的观思去修定。不管是哪种方法,修定就是要止妄念,断烦恼,最终得以明心见性。

 

8.1.7    舍觉支 

《法蕴足论》卷八十九,解释了舍觉支︰“得定觉支,修令圆满。彼由心定能灭贪忧,住增上舍,尔时便起舍觉支。”在此说明了由定觉支能灭贪忧,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警觉寂静住性的增上舍,叫作舍觉支。

 

世间上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舍,不仅情爱难舍,金钱也难舍,还有很多过去的恨事、遗憾的事,也不能舍。所以舍的功夫就是一种觉支,学佛者必须要能够舍才能够得成就。释迦牟尼佛能够得成就,也是因为祂能舍。祂把王位、妻子、儿子、财产通通舍掉,把一切的外缘舍掉,把名、利、地位完全看破舍掉,所以能得大成就。这个就是舍觉支。

 

《金刚经》云:“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佛法像一条船一样,只要到达了彼岸,就可以把船舍去,这就是舍觉支。“舍”,不是不修行,而是不执著,如禅宗祖师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舍无可舍之时,便得涅盘解脱。密宗的大法,让行者达到“明心见性”的时候,便可明白,佛性是佛性,密法是密法,二者不相同,到了“明心见性”,密法便可以舍去而不用,如此才不会被“密法”所缚。

 

凡是一切的修行,可以说皆名为“方便”,也就是以“妄”破“妄”,以“幻”除“幻”,以幻妄的密法,来得真实的佛性。

 

 

思考题:

1.    你认为七觉支中哪一个觉支最重要

 

  


参考文献

021七菩提分〉,收入《675佛学总说》,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5&bookmark=c0212019829日)。

 

 032【第三十二讲】细说拙火法〉,收入《689 大圆满九次第法(一)定中之定》,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31&bookmark=c0322020311日)。

 

032 【第一百八十七讲】观待次第之四喜,观待处之四喜,观待所断之四喜,观待体性之四喜。〉,收入《704 莲生活佛讲授道果(五)》,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41&bookmark=c0322020311)。

 

《大念处经》第一卷,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W05n0048_0012020311)。

 

卢胜彦〈 024 我解释四禅〉,收入《261 定中之定》,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315&bookmark=c0242020311)。

 

卢胜彦〈033 虽念而不住于念〉,收入《188 送你一盏明灯》,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88&bookmark=c0332020311)。

 

卢胜彦〈036 谁是谁〉,收入《146 虚空中的孤鸟》,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96&bookmark=c0362020311)。

 

〈念觉支〉取自: 一行佛学辞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念觉支&selecthistory=2020311)。

 

〈舍觉分〉,取自:一行佛学辞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舍觉分&selecthistory=2020311)。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收入《627 九品莲华生莲生活佛讲阿弥陀佛经》,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120198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