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佛学

第三章 莲生活佛讲佛学总说

第四节 证:怎样才能证果?



4.1 实修才能得证

信、解、行、证是由起信学佛到修持证道的过程。有缘起信进入佛门后,为了得到自在解脱,证得宇宙的至理,便要去闻、去思和去修。莲生活佛引述《发菩提心经论》说:“闻思修慧者,何也闻慧者:闻得之法,心常爱乐,不厌倦也。思慧者: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思念观察,无常也,苦也,空也,无我也,知念念生灭,不久败灭;厌离之,趣佛智慧也。修慧者:谓实离欲不善法,渐次趣入证道也。”简而言之,要证得真道,要闻,要思,但最重要的是实修,因为只有解行并重,持之以恒,才能契入真道。

 

显密实修的五个阶层(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究竟道)。在密教,莲生活佛教示即身成佛的修持次第为四加行、上师相应法、本尊法(初灌外法)、宝瓶气(内法)、拙火法、开中脉(二灌内法)、开五轮、金刚法、无上密(三灌密法)、大圆满(四灌密密法)。

 

不论是修显或是修密,要证得佛果,都必须把凡夫的习性去除,再修清净的梵行,守五戒十善,再修无我,修六度万行,禅定和般若,最后进入空性,这是修行的阶段。

 

密教修持重点在于身口意清净。结手印的时候,是身体清净;持咒的时候,是口清净;观想的时候,是意念清净。密教利用这种清净的方法,修到行者本身的善缘跟恶缘全部清净的时候,就可以转化成为宇宙的光明。密教有中阴成就,当人死变成灵魂了,再融合到本尊里,就是中阴成就。另外亦有虹光成就,也就是连自己的身体都成就,简说是由内法无漏开始,再修拙火,通中脉,燃明点,最后打开五轮,到虹光化身。

 

莲生活佛开示《道果》时说,每个人身上共有32个脉结,只要每打通三个脉结,就能在菩萨十地中登进一地,例如打开首三个脉结,就能到达菩萨第一地“欢喜地”,如此类推,当全身脉结都打通了,就等于超越了第十地法云地,也就是成佛。如此说明,在密教要修持证果,内法气、脉、明点的修炼是非常重要。

 

不要以为实修只是诵经、念佛、修法、持咒,更不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修禅习定即可,虽然这些都是修持的方法,但是要得证,其实是需要无时无刻都把佛法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莲生活佛说,假如一个人不执不迷于任何东西,身心俱放下,当下便是解脱,至少能成就八地菩萨,如能再进入空性,就能到达十地、十三地甚至最高的十六地。能了解和实践这个不执不迷的窍门,修持才算有用,否则不论念多少经咒,习多久的禅定,自以为修得很好很精进,怎料人家一句话就已经受不了,一个眼神又已经受不了,那种修持是没有办法成就证果的。

 

总而言之,学佛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信解行证”是必需经历的过程。从学佛开始,每一个人都必须相信佛法僧三宝,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道的源头,能生起一切功德。庐山莲宗宝鉴(十卷)亦云:“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超出众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信能解脱生死海。信能成就佛菩提。”自己本来和诸佛无二分别,只是目前这个“我”的真性被无明污染所遮盖,而不能显明啊。当我们断疑生信之后,思维事物之理而能了解世间有善有恶,有业有报,理解所有众生的轮回与十二因缘的生灭流转是息息相关的,也理解贪瞋痴是生死流转之根源。而如何拔除这祸根,就要依循佛陀所说的守五戒行十善、八正道、用三无漏戒定慧来治贪瞋痴等恶习。即然得知解脱之方,就要解行并重,真正的付诸实践、印证,才能透彻的了悟真理,自然心光流露智慧,放大光明,照见一切。内行断我法二执,外行万善细行。所以先有“信”,我们对佛法才能深入有所解,有了法的理解才能依法而实际修行,实际修行之后才能证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行所信所解,并且证自己的行、证自己的解、证自己的信,自己的理念跟一切的行为完全与佛的境界一样,这就是证。

 

密教祖师莲华生大士也说:“若想要真实地修行佛法,就要去行善,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实行;要弃绝恶行,即使是最微细的恶行也要舍弃。最广大的海洋是由点滴之水汇集而成的,即使是须弥山和四大洲也是由微尘原子所组成的。”所以说要修持证果,绝对不是一蹴而得。随便偶一修之,偶一行善,不够精勤;对自己的所想、所行、所作又不能时刻保持警觉的话,要成就佛果便遥遥无期。

 

虽然证果并不容易,但当今世上确实有真实的得证者。圣尊莲生活佛每天精进不懈,按次第修持真佛密法,由修外法四加行、上师相应法、本尊法,去坚固对密法及根本上师的信心,进而得到根本上师的传承加持力、本尊的成就加持力及护法的守护力。同时由九节佛风去调整呼吸,由粗浅短的吸呼进入细慢长的深呼吸,绵绵细长呼吸,气贯入丹田,再经由专注意念的力量,及加上梵咒的梵音频率,去触动感应振动身体内在的能量,而这振动频率的能量又与宇宙之间的能量互相呼应,进而深入修宝瓶气,以增加压力的方式使这股能量燃点成拙火,入、住、融贯通中脉,生起拙火通中脉,运明点开五轮,明点降滴。由拙火明点修证得心光发露的境界。由开五轮修证得五大智的境界。由修空性证得成佛的境界;最后得大圆满的境界。密教的这种实修实证,以及其中的各种觉受经验,就是认知现证的品味,修到那一种品味,行者自己是可以体会的。

 

真佛密法的信、解、行、证是首先要对根本上师及真佛密法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再深入思维透彻理解根本上师所教的法,且身体力行的运用在平日的修行中,在自己身心的内外下功夫,才能得到身口意清净,更把三业转成三密,于是行者就由凡夫觉悟转成佛,即身成佛。然后再把觉悟的方法传授给别人就是觉他,那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这就是敬师、重法、实修的真实证悟,也是圣尊莲生活佛教导弟子,如何用信解行证来验证真佛密法的殊胜。

 

4.2 证果有哪几种?

学佛修行者能超凡入圣,所证得的果位可分为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乘的果位分四种:

1.    须陀含果:由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修,进入圣果的初位,须再多次往返人间及六欲天中。

2.    斯陀含果:因尚有微薄贪、瞋、痴未断,死后只做一世之天人,再生一次人间,以后就永远不受轮回。

3.    阿那含果:断欲界九品思惑,由于此果位不会到人间受生死,故曰不还。

4.    阿罗汉果:无烦恼,已解脱生死,受天上人间供养,不再轮回三界。


缘觉是指依观修十二因缘法而得到烦恼解脱,不再轮回三界的圣者。声闻和缘觉都是自我解脱的果位,如果自我解脱的同时又修持六度万行,自度度他,自觉觉他,便可证得菩萨果位,当觉行圆满时,就是成佛。 

 

在显教,菩萨分为十地,密教则把菩萨十地,增加到十六地,十地以上是佛的果位。简介如下:

1.    欢喜地:印证开悟,非常欢喜。

2.    离垢地:业障全部消除,离开污垢,感觉非常轻松光明。

3.    发光地:业障全部消除,净光显现。

4.    焰慧地:能看见手掌放光,光的各种颜色,感受到光的能量。

5.    难胜地:将贪、瞋、痴、疑、慢全部清除,没有一丝一毫的烦恼,因很难做得到,故称难胜地。

6.    现前地:所有的光全部现前,不仅看到自己的光,也能看见别人的光,以至一切有生命的光,如动物、 树叶的光,都可以看见。

7.    远行地:完全清净,不会重新受到贪、瞋、痴三毒,烦恼的污染。

8.    不动地:快要成佛,做任何事情都是善的,到了这地,心不会退转,在此地之前,菩萨的心也有机会退转。

9.    善慧地:功德圆满度化很多众生,能自觉觉他。

10.  法云地:看功德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有功德等于没有功德,心里欢喜但不动。

11.  普光地:等于是佛,光明遍照。看到每一个地方都是清净,没有净秽的分别,没有男女的分别,所看的都是一样,都是光明。

12.  净莲地:完全像清净的莲花一样,也就是佛。

13.  大集地:是咒和光明的总集,毘卢遮那佛、五佛都是属于第十三地。全部都是本觉,没有他觉,全部等于自己。

14.  大乐地:是本智地,总集一切的智慧。

15.  金刚持地:是法尔如如。

16.  无上智地:本始原来所有的智慧,就是阿达尔玛佛,普贤王如来。

 

如果想印证自己修到哪个境界,除了请教真正的大善知识印证外,也可参考不同的经论。例如学禅宗的可依《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来印证,参考《瑜伽师地论》里十七师的境界,可以知道自己修到何处。不肯定自己是否真的开悟,须以《楞伽经》来印证及分辨。在修行中会否走上邪道、歪道、魔道,可以《解深密经》来修正。是否真的明心见性可参考《楞严经》。

 

 

4.3 谁真正得证

要辨认学佛行者是否真的得证,可从其行为表现看得一二:

莲生活佛说,只有烦恼断尽的人,八风吹不动,才是圣贤,才是大善知识,才是菩萨,才是佛。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有四德:真诚、善德、精进、布施。

 

修行证道的人,他的心是正常的,完全不会变,是没有起分别的。看到欢喜的,并不是欢喜;看到毁谤的,也不是毁谤;看到快乐的,也不是快乐;看到痛苦的,也不是痛苦。

 

至于一般仍在学习中的行者,在修持的过程中也会有进益,也会产生证量,莲生活佛于《瑜伽士的宝剑》中与白空行母对话,列举了以下真正的证量:

 行者对任何痛苦的事,已能承受,而且不觉得痛苦。这即是了悟无常的证量。

 行者的烦恼不会生起,就算生起了烦恼,也能马上止伏。这即是降伏烦恼魔的证量。

 行者在任何环境之中,不管是顺境,或是逆境,都能平静自己的心,完全不起波浪。这即是禅定的证量。

 行者的修法,从来不觉得厌倦,恒长的精进,不懈不怠。这即是心气任运的证量。 

 行者对根本上师视之为佛,根本上师的优点是佛,根本上师的缺点是教化。这即无分别心的证量。

 行者妄念不起。(定的证量)

 行者明觉恒住。(慧的证量)

 行者五毒不侵。(戒的证量)

 

另外也有小小的证量,包括执著少了些;烦恼减轻,看得透了些;私心少了;名利心轻了;不再嫉妒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离开了渴望求取;就算在没有禅修的时候,也没有失去禅修的明觉;任何念头的生起,均能一剎那之间的摒除,而不残留心中(无念);涅盘也可,轮回也可(无分别心);不攀缘,一切安住。不论证量是大是少,是多是寡,每一个都是推动行者继续精进向前的鼓励,但要慎防自己对证量产生执著,因为心有所住,便有所执,并不算是究竟。佛陀于《金刚经》说,如果有人言,“我已经得到菩萨果位了。”那人就不是菩萨;“我已经证得阿罗汉了”,那人就不是阿罗汉;“我已经证得佛了”那就不是佛。只要说自己已经证得,就是没有证得。为什么因为那人还有心,心里认为自己是阿罗汉、是菩萨、是佛;当真正证得了佛的时候,连佛的名号也不需要,那才是真正的证得。因此,当行者的“心”没有了,那时候的证得,才是真正的证得。

 

 

思考题:

1.    为什么真正证果的人不会说自己得证

2.    各地菩萨有什么分别

 

 

参考文献

001 娑婆世界就是清净佛国〉,收入《645 偕汝谈心(六)》,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7&bookmark=c0012020227日)。

 

005证〉,收入《675 佛学总说》,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5&bookmark=c00520201029日)。

 

015 卯二、母续圆满次第之建立;辰一、时轮派之圆满次第;巳一、明所得之乐空无别〉,收入《620密教智慧剑莲生活佛讲密宗道次第广论12》,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56&bookmark=c0152020227)。

 

018 【第二百五十八讲】打通32脉结 修成光明风脉 见证佛性〉,收入《706 莲生活佛讲授道果(七)》,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90&bookmark=c0182020227)。

 

018 【第一百七十三讲】壬三:临终。若宗趣未提升者,临终光明不须于死时修,自然即成。〉,收入《704莲生活佛讲授道果(五)》,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41&bookmark=c0182020227)。

 

019 【第十九讲】「阿字观」和「三虚空瑜伽」自身融入空性澈却开悟〉,收入《689 大圆满九次第法(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31&bookmark=c0192020227)。


023 【第二十三讲】觉受增长 果位增上〉,收入《689 大圆满九次第法(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31&bookmark=c0232020227)。

 

023 【第二十三讲】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及诸大众,默然而听〉,收入《670 清净的圆镜 莲生活佛讲圆觉经(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0&bookmark=c0232020227)。

 

〈【030第七十讲】佛法的光是自己修行出来的光 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会放光 就算你脱光了衣服也会放光〉,收入《701 莲生活佛讲授道果(二)》,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20&bookmark=c0302020227)。

 

031【第三十一讲】密教行者无论证悟多高的境界,也不能背弃根本上师〉,收入《695 莲生活佛讲授喜金刚讲义(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83&bookmark=c0312020227)。

 

035 【第一百一十九讲】喜金刚成就,可任运自性,转生功德,即身成佛〉,收入《697 莲生活佛讲授喜金刚讲义(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85&bookmark=c0352020227)。

 

672 清净的圆镜莲生活佛讲圆觉经(三)》,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22020227)。

 

本来无物(2016)《莲师心要建言》,取自:Google Books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莲师心要建言.html?id=WvyxCwAAQBAJ2020406)。

 

《发菩提心经论》 卷下,取自:CBETA 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32n1659_0022020406)。

 

卢胜彦〈009诸天次第与佛国剎土〉,收入《122 密教奥义书》,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72&bookmark=c0092020227)。


卢胜彦〈020 人生的智慧(佛慧)〉,收入《260 天上的钥匙》,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020&bookmark=c0202020227)。

 

卢胜彦〈023 第二十三章:开悟者的解脱之观〉,收入《080 佛王之王》,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51&bookmark=c0232020227)。

 

卢胜彦〈036 烦恼如何断尽〉,〈037 证量的象征〉,收入《214 瑜伽士的宝剑》,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465&bookmark=0362020227)。

 

卢胜彦〈046 佛学与学佛〉,收入《182 不可说之说》,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82&bookmark=0462020227)。

 

世界真佛宗宗务委员会编(2018)《真佛宗章程守则》,美国 Redmond:世界真佛宗宗务委员会,页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