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佛学
第四章 佛法的正确观念
第三节 学佛一定要捐钱吗?
常听见佛弟子说要捐钱建寺、印经书、塑金身、供养僧众、放生,做各种各样的善行,这是否代表学佛一定要捐钱呢?不捐钱是否违背了佛陀的教法?
3.1 捐钱及布施
其实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生死,圆满菩提。捐钱是善行的一种,是佛弟子在修持过程中,学习布施及慈悲喜舍的其中一种方法。六度万行1 中的布施是学佛修行次第中的资粮道2,而六度统摄了一切菩萨道的法门,是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福慧双修、具足戒定慧三学。布施可以广结善缘,除去悭贪,长养慈悲心,培植善根,累积修道所需的福德资粮。
根据无着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修持资粮道是为了获得见道的智能,除了捐钱布施,资粮道还包含守持戒律、精进修持、具足正知正念、闻思修行及行持善法等。而行者在修习资粮道时依其深广层次又可分为小、中、大三种而获得不同利益:
(1)若下一世不一定能获得加行道即是小资粮道。
(2)下一世必定获得加行道是中资粮道。
(3)今世会获得加行道的是大资粮道。
由此可见,资粮道若未能修持圆满,是没有办法修证加行道进而见道等等达到明心见性的。
布施方面,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
(1)财施
外财施,即以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有情众生,使其不受饥寒之苦,例如捐钱建庙、救济贫困、赠衣施药等。
内财施,即以自己的技能、体力、时间去服务他人,把自己整个色身布施于众生,这种内财布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是要发大菩萨心的行者才能做得到,例如释迦佛在因地中行菩萨道,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
(2)法施
是指说法度众,以佛法的精进、禅定、般若,明白俗谛、真谛、中谛,达到三谛圆融,除我见妄执,洞见时机,了知众生的根性而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利益不同根基的众生,令闻者得法乐,滋长善根。
(3)无畏施
是指令众生远离诸怖畏,当众生有种种灾难怖畏之事,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内心的怖畏,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定。例如有危难时保护他人的性命财产等。
3.2 生活中的布施
在日常生活中积集资粮行布施的方法有很多,如果经济能力许可,可以捐钱予寺庙、供僧供斋、印经书、扶弱济贫等等。除了金钱以外,佛陀在《杂宝藏经》中也教导弟子无财之七施:
(1) 眼施 —— 以慈祥善良的目光看人,这样的布施,来世能得清净眼
(2) 颜施 —— 以笑容待人,不会皱眉恶色
(3) 身施 —— 以清洁端正的仪容行动去对待/ 帮助别人
(4) 言施 —— 以温和的语气待人,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
的话
(5) 心施 —— 以真诚良善的心,感恩恭敬之心待人
(6) 床座施 —— 把座位、地位或名誉等让给别人,让他们得以休息安坐,乃至于将自己的名位让给他们
(7) 房舍施 —— 以打扫干净的房子接待访客,或为别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其实展现一个微笑是布施,说一句好话是布施,做义工也是布施,把家居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公司勤奋认真工作都是布施。若遇上贫穷的人,自己虽无财可施,但在看到他人布施时心生欢喜,也是布施。总而言之,布施不一定要运用到金钱,正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重要的,是要以清净心布施。所以身口意三业的布施,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好念,都是生活中的布施。
至于捐钱的时候,佛弟子要注意那个钱必须是正财(或净财),也就是真正属于自己应有的钱。另外就是要量力而为,不可勉强,为了一定要捐钱而捐钱,这反而会成为一种执著,而不是真正的布施。
3.3 何谓真正的布施?
《贤愚因缘经》记载,昔日舍卫城有一贫女,是乞食过活的,那时国王及臣民,全去供养佛陀。那位贫女想,我的罪业重,又贫又贱,无物可供养佛陀。因此,深深的愧悔。贫女行乞多日,所得只一钱,便买了油,去了佛陀的精舍,供养佛陀。油置于灯中,并立誓言:“我今贫穷,只一小灯,供养于佛,愿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大智慧,灭除一切众生的垢暗。”
一阵风来。诸灯皆熄。只有此小灯不灭。目连尊者见了,用手搧此小灯,竟然不灭,目连尊者去请问佛陀。佛陀说:“今这小灯,非你能灭,此是发广大心之人所施之物。”后来,贫女出家,佛陀给贫女授记:“你未来成佛,当是灯光佛。”
由贫女一灯可知道布施之要义是发广大心、付出自己和尽心尽力。
有些人拥有很多,但给予很少,有些更是为了博得世人的好名声才做的,这是有所为才为之,乃小器贪求名声的布施。莲生活佛认为:“付出自己,欢欣广大的付出,不计报酬,不计好名声,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宗喀巴祖师也曾说过,真正的布施,在布施以前是非常欢喜的。正在布施的时候,心里是清净的,也就是不求任何回报。而布施之后,心里不会后悔,这个才是布施的功德。
佛教认为真正的布施是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人,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之物。换句话说,做善事的时候,不要有做善事之想,这是契合《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因为要做什么才生起那个心,而是要时时保持着自己的光明善念,但是右手做的善事,不会让左手知道,也不会放在心上,这样才算是真正圆满的善行。总而言之,最珍贵的供养来自于布施者至诚、清净的布施,以恭敬心、虔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无求心去行布施供养,功德最为殊胜;如果是以有所求、有交换条件的心态来布施,虽然也能得福,功德果报却是有限量的。
3.4 福慧双修
事实上,学佛修行并不单着重于修福,同时也要学习如来的智慧,也就是要福慧双修。
曾经有一个比喻,假如一个人只有修慧不修福,他的成就便像是一个智慧高深的阿罗汉,但是福报会很小,很穷困,这是因为他专注修慧不修福,缺乏与众生结缘的缘故。
倘若只有修福而没有修慧,就好像大象,身体挂满了璎珞、珍珠、宝物,但一点智慧也没有,只有福报。
所以学佛修行,福要修,慧也要修。佛陀的教化最重要的是如来的智慧,也就是佛慧。佛弟子要重视佛慧,深入经藏,想把佛慧弘扬,便要借助福报去印经书、建道场。
度众生实在也是须要有很大的经济支持,这都是涉及福报的,因为帮助众生就是与众生结下一种福缘,有了这些缘,才能够济度众生,把佛法弘扬。否则佛法只会是属于个人的东西。没有种下福缘的,只能成一个自了汉而已,因此修福、修慧同样重要,二者都不可缺失。
3.5 总结
捐钱是学佛过程中资粮道修持的一种,是布施的其中一种方法,但布施不一定要用钱,也不需要等待,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机缘,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生起同情心,就是布施;对别人所行的好人好事,口出赞叹,心生欢喜,也是布施。所以学佛并不一定要捐钱,重点是要明白和实践佛陀的教义,福慧双修,直到觉行圆满。
注释
1 六度万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 修行次第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证道/ 究竟道。
思考题:
1. 有钱的人修资粮道会否较没钱的人容易圆满?
2. 请列举多个在生活中不用金钱行布施的方法。
章末作业: /page/index.html?id=5
参考文献
〈019谈福慧〉,收入《 631 新虹光大成就(四)》,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30&bookmark=c019(2019年9月29日)。
〈025 真布施〉,收入《 605 虹光大成就(五)》,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17&bookmark=c025(2019年9月29日)。
〈029 菩萨行〉,收入《652 活佛之歌(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64&bookmark=c029(2019年9月29日)。
〈净空法师:不要以为捐钱就叫做布施〉,2014年10月31日,取自: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5029653/(2019年9月29日)。
卢胜彦〈040布施的第一义谛〉,收入《193 牛稠溪的呜咽》,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93&bookmark=c040(2019年9月29日)。
印顺导师《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取自:美国菩提学会,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0/yinshun00-00.html(2019年9月29日)。
〈杂宝藏经卷第六〉, 取自:CBETA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3_006(2019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