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礼仪

第二章 对死亡的认知

第十节 急救重病者、弥留者是否有意义


 

10.1  生命离别的尊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亲人逝去是一件令人伤感不容易面对的事情,心里的依依不舍、激动是免不了的反应,悲恸与难过也是正常的情绪。但除了伤心与难过,在亲人离别之际,我们更应该采取积极的关怀和悉心照料的行动,让挚爱的亲人在宁静、舒服和温馨的环境中,获得真诚、感恩、无私的关怀和祝福,令其做好死亡的准备,安详、平静从容地放下世间的一切,坦然地接受死亡,这是我们给予挚爱的亲人,在生命驿站离别前的尊重。

 

10.2  认知人间的生与死,无非是一场游戏

《大佛顶首楞严经》内有云:“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是说四大的体性互相和合,会同时地变易和迁化,如同器世间里的从生而至灭、既灭旋又生,相续无有间断;生而后死、死而复生,如正在旋转的火轮一样,从来没有停息过。佛教对于有情世间里生与死的看法,就好像是日月运转、四季更迭的景况,纯然是一种认知、最自然不过的现象,当死亡(四大分解)真正来临的时候,并不会感到是可怖、焦虑、和令人惊讶的。

 

在《佛说无常经》里,佛陀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的、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汝诸苾刍,此老、病、死于诸世间实不可爱、实不光泽、实不可念、实不称意,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法。”经文的大意是说,世间里老、病、死的这三种东西,原是不可爱的、是灰暗的、是不想惦记的、和不称意的,但倘若世间没有老、病、死这三样的事情,佛就不会出现于世间,为众生宣说所证悟的真理,以及调伏烦恼的方法。

 

接着,佛陀又以偈语来教导众生:“此老病死皆共嫌,形仪丑恶极可厌,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引用此偈语的含义,是教导众生必须清楚地明白,生命里的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的常态,虽然是毫不称心如意,亦不是光泽和可爱的事情,但是人们依然要安稳平静来面对,因为,这是生命演绎过程中的不变实相。

 

10.3  急救重病、弥留者,并不具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一直以来,凡是在医院病房里弥留的病人,往往在临终之前都要经历过,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急救措施,直至家属不忍心,或医师抢救后无力回天,才放弃急救和宣布死亡,医疗技术虽能延长人类的寿命,但却没有思虑临终病患的生活质量,反而增长了“与自然争命”的妄想与迷思。例如心肺复苏术(CPR),原是为了挽救如车祸、溺水、触电……等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但对于末期的病患者,在其呼吸衰竭之时,若被送到加护病房施以心肺复苏法,除了延长病人的痛苦以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医疗意义。

 

现今医疗的科技进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治疗或获得控制,但对某些不可治疗的末期疾病(例如癌症等),采用延长生命的做法,却反而会带给病患者更多、更长的痛苦,而毫无意义的临终急救治疗,往往令家属承受着极大心灵的哀痛,甚至于事后深感懊悔而终生自责。渐渐地全世界在末期疾病的医疗原则上,开始接受安宁缓和医疗 (临终关怀)的理念:对于末期疾病患,采取安宁缓和医疗法,可使病人更有尊严地迈向生命的终点,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安宁缓和医疗提供患者没有折磨的死亡,并且承认死亡纯粹是医疗过程的一部分,最终目的是终止痛苦的折磨,随着病情自然的进展过程,让病人离开,不刻意地干扰。

 

莲生活佛告诉我们:“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患者尚存一线生机,基于人道的立场当然是应予以急救(例如:对溺水者做人工呼吸等)。但对一个久病卧床,全身重要功能已失去,濒临死亡的临终者而言,此时就应让他安详的舍报往生,不要为了延长他已败坏的肉体生命,而伤害到他的灵命。”

 

在佛教教义上,死亡并非是一个终结:“生命的诞生,是彼岸的伤心告别;生命的离去,是彼岸的欢喜迎接。”当病危者的生命即将抵达终点之时(尘缘已尽),任何医疗急救程序的施用,已显得没有意义,倒不如提供一个舒适祥和的环境,让临终者可以安详的往生,在佛教徒的信念里,这将会轮回到更好的层次,甚至可能跳出六道轮回的框架、而成为走向佛国净土的重要条件,犹如在净土发愿文中所说:“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

 

 

思考题:

1.      当病患者的生命已是到达尽头,“急救”是否有意义请申论之。

2.      对于亲人的性命垂危之际,除了尽力照料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外,是否更应照顾他们心灵上的需求和感受



章末作业/page/index.html?id=5



参考文献

001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收入《678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8&bookmark=c00120201021日)。

 

030 预立遗嘱简要认知,收入《678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8&bookmark=c03020201021日)。

 

大佛顶首楞严经合论 3,取自:CBETA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X12n0272_00320201021日)。

 

佛说无常经 1,取自:CBETA汉文大藏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801_00120201021日)。

 

临终关怀,取自:台湾殡葬资讯网,http://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1620201021日)。

 

【医病平台】一位佛教徒医师对尊严死及临终关怀的看法,取自:民报,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8160caa2-2f84-4cee-8d07-0c143609cbd4202010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