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儀-1
第一章 紅事
第一節 生命禮儀之紅白事的總論

1.1  生命禮儀的定義

每一個人生存在這世界上,都會經歷過生、老、病、死的四個階段,生命禮儀便是指一個人在其生命的不同階段裡,所舉行的禮儀習俗。而各個國家、民族、宗教都有其生命禮儀儀式,常見的生命禮儀包括有:誕生禮、成年禮、婚嫁禮與喪葬禮的四大禮儀。

 

1.2  佛教與生命禮儀之間的關係

佛陀的教法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有佛法。佛陀認為生命是無常的,生與死乃是自然而然的生命循環現象,譬如《大涅槃經》中所云: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當有盡。夫盛必有衰,合會有別離,壯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命為死所吞,無有法常者因此,佛教禮儀也涵蓋了婚喪喜慶,讓人們在生活上有所依靠、歡喜安詳、身心自在。

 

1.3  真佛宗的生命禮儀介紹

1.3.1  紅事

真佛宗在紅事方面的生命禮儀,如:訂婚、結婚、剖腹生產、搬遷、開業等喜事有詳細解說,講究擇日與儀式。在擇日時,吉日吉時應在十二值位 1、主事者的生肖,主事者的沖煞都是應該注意的事情。不一樣的禮儀,會有不一樣的條件,選擇的日子也會不同,必須根據我們的需要去擇日並舉行儀式。而真佛宗秉承及遵照蓮生活佛的教示,更有舉辦祈福延壽紅事誦經的法事,依照著法事儀軌的程序,虔誠恭誦《真實佛法息災賜福經》和《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為紅事報名眾等祈求身體健康、災病消除及增福延壽,以佛法普濟眾生的慈愛理念,安撫和寬慰眾生的心靈。

 

1.3.2  白事

在白事方面也有禮儀,如:對死亡的認知、臨終者的需知、亡者家屬的認知、助念需知和安葬儀式的認識。我們應該要了解面臨死亡時將出現哪些現象,需要如何去應付;死亡後靈魂會到哪裡去,中陰世界、六道輪迴是什麼,像自殺或者意外死亡亡者是否會影響往生境界。臨終者應該明白世間的一切皆為空。正如蓮生活佛在祂的文集《靜聽心中的絮語》裡所說:我們都是赤裸裸來到人間的,也將要雙手空空的回去。不管你在人間走了什麼途徑,或沾上任何芳香的名譽,其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離開這人世間,謝幕了。臨終者要懂得捨棄一切,一心不亂地祈求佛菩薩接引到佛國淨土。臨終者要懂得怎麼認證明光,若沒有人幫忙唸經、超度,該如何自度

 

作為亡者的家屬也應該懂得一些禮儀。失去最親愛的家人是非常的悲痛和傷心,但在亡者的前面大鬧大哭,卻會影響亡者的心,亡者是應該保持寧靜的心境,一心念佛,求佛加持,家屬不應該在旁邊哭泣,這樣會成為亡者的牽掛,無法捨棄,反而會害了亡者往生到不好的境界,所以亡者家屬應該營造一個平靜的環境,以轉念消除悲痛、捨得亡者,而且要為亡者做一些功德,為亡者報名超度法會。亡者家屬也必須明白在頭七到七七四十九天對亡者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白事的助唸團也要了解如何引導亡,團員需要恪守白事誦經助唸的守則,在臨終關懷的時候應該做哪些儀式,黃金八小時應該做什麼,該如何引導亡者和如何置放甘露丸、金剛沙的方法,白事誦經的時候,要如何設立壇城,白事誦經對亡者的好處,了解各種安葬儀式(土葬、火葬、天葬、海葬)的意義所在。

 

日常生活中需要禮儀儀式,維繫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和交往,同時也是一種社會上大家彼此認可與崇尚的道德規範。故此,作為中國向來被尊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後裔,我們理應學習及了解這些紅事和白事的禮儀,並且切記蓮生活佛的教示:我們在世間,必須堂堂正正的忠、孝、節、義,做一個正人;而後,樂於助人,多累積資糧及功德,多行善功。我們要多多的儲存:善業、智慧、禪定。機緣一至,你就有了自然的結果。我們應該多種福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和理解生命禮儀的儀式,對於紅事我們可以更正確地進行,對於白事我們不​​再害怕地去面對。

 

 

注釋

1   吉凶日指建、除、滿、平、定、執、成、收、破、危、開、閉(十二值位20121

 

 

思考題:

1.     生命禮儀對我們的生活有多重要

2.     在白事方面,應該注意哪一些禮儀



參考文獻

202121日「雙蓮境界」靈骨塔紅事誦經吉祥圓滿〉,取自:真佛宗全球資訊網,https://reurl.cc/940eXV2023712)。


〈大般涅槃經 2卷〉,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 網站, https://tripitaka.cbeta.org/T12n0374_0022023712日)。

 

佛教對傳統節日的看法,佛教自己的節日及禮儀,取自:國學經典網,https://www.xinjingjy.com/news/7809.html2023413日)。


盧勝彥003 回歸“無知”,收入《244 心的悸動》,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350&bookmark=c0032023413日)。

 

盧勝彥023給大家談修持〉,收入《167靜聽心中的絮語》,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67&bookmark=c02320234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