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儀-1
第三章 臨終者需知
第三節 行者平時修行生活中應準備哪些往生的功課

3.1  如何為往生作準備

行者(念佛者)在平時的修行生活裡,應該怎樣為將來的往生做好準備什麼又是往生前要準備的功課且讓我們來看看,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提要中所說: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譯註:信願與持名,是此經的要旨。‘信願’是堅定的行持,並可長養慧命;‘持名’是實踐的功深;而能增上品位。決定往生與否,全憑有沒有堅忍的信願力。品位的高低,是取決於持名的堅毅一心。

 

言辭之中說出了,念佛者為往生前而作準備的心境,純粹要以信、願、行(淨土的三資糧)來作為依歸:

(一)信:念佛者要相信有,深信依著佛陀的教誨,求生西方淨土必能遂願。

(二)願:念佛者當發至誠之心,祈願命終時往生佛國淨土。

(三)行:念佛者當一心持名念佛、禮敬三寶,實踐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菩薩行。

 

行者能夠以修行來調伏心境達到深信切願,這個就是未來是否能往生的前提和關鍵之處。而《佛說阿彌陀經》中有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經文中是說,眾生欲往生佛國淨土,不可以缺少,具有善根與福德的善因,亦可知兩者對往生的助緣,實在是有必要的條件:

(一)善根:佛教的術語,指眾生本來良好及善良的根性,譬喻為樹根,能夠增長善的思維與行為,故名善根。

(二)福德:泛指善業或德行的回報,亦有稱作福報。譬如是修戒行、常行善業,以至是利樂眾生,這些都是世間善行的福德。

 

由此可見,欲求往生者的心境的取向(發願往生)、依循佛法修行及培養善根和積累功德,是將來祈求往生的眾生,不可或缺的前行功課。蓮生活佛更是慈悲地告訴我們,導引我們修行、淨化心靈的佛法,到底是什麼:佛法是教我們清淨的,所謂三密:口清淨、意清淨、身清淨。密教裡面的三密,就是用清淨法去轉化你自己累世的種種業障;讓你可以明心見性成佛;讓你可以看見自己原來的面目,這個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佛法。又,佛法就是真理,我們要專注思惟佛陀的正法,體認正法的重要性,領會其精微奥妙、又深又廣的理趣。學會了它,可以得到安寧和快樂,其真實性和根本性,是平和的,是圓滿的,是大智慧的,是沒有煩惱的,是自主生死的,超越時間和空間,完全是離開苦、空、無常。

 

3.2   往生資糧的修行功課 

蓮生活佛在書中曾經開示:我以為往生佛國淨土,不只是在‘中陰身’的解脫下功夫,其實亡者本人生平修行‘解脫道’及‘菩提道’,早日準備往生的資糧,這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亡者所以能夠得到解脫,乃是他自己平時修行的資糧足夠,人在往生之際於明光現前時,懂得如何去辨識,然後才能如修法般熟練地融入。如果一個人,平時連佛法均未聽聞、未思、未修,就算在臨命終時,大善知識如何勸說和教導,這個人依然在‘昏迷’之中,待見到出現的一些影像時,又以為是真實的世界。此等人的心識,仍然是幻想雜念不休不止,心識根本找不到何去何從,就算亡者聽到勸導,他如同在世一般,固執己見,根本不知另外有其他的境界,於是,隨著自己的業報輪迴六道而去,亡者仍然在夢幻之中。所以,生前準備修行往生的資糧很重要,千萬要注意,不可疏忽。

 

在密教,我們要:

修四加行(四皈依、大禮拜、大供養、金剛心)。

守五戒、十善,守密教戒律。

修上師相應法(上師是大善知識)。

修本尊法(依止的佛國淨土)。

修護法(守護修行)。

氣。

脈。

明點。

轉識成智(無上密)。

大圓滿。

 

在顯教,我們要:

守五戒、行十善。

修四聖諦(苦、集、滅、道)。

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修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修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修十波羅蜜(十地)。

等覺妙覺。

 

蓮生活佛說:不管是顯教或密教,我認為是‘顯密圓通’的。我自己從‘道、顯、密’一路走了過來,我不捨道、不捨顯、不捨密,我專修淨土,專修‘真佛密法’,一點也不衝突。我們知道,佛陀覺悟的正智,就叫作‘菩提’,菩提心亦即是求取正覺的心。佛在世時,教我們三種菩提:

(一)聲聞菩提:修四聖諦法、修四念處,行者所得到正覺。

(二)緣覺菩提:修十二因緣,自觀花開花謝而得的正覺。

(三)佛菩提 :修無上法、無等等法,得無上菩提,妙覺佛的果位,是最高菩提。

 

現世的佛教,又分五乘法:

(一)人乘佛教 :是修五戒法,生到人間來。

(二)天乘佛教 :是修十善法,升到天上去。

(三)聲聞乘佛教:是修四諦法,得證阿羅漢果。

(四)緣覺乘佛教:是修十二因緣法,得證辟支佛果。

(五)菩薩乘佛教:是修六度法,得證等覺、妙覺,證無上的佛果。

 

蓮生活佛主張,五乘佛教齊入,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皆可乘阿彌陀佛的大願力,一齊證入阿彌陀佛真實的‘報土’。祂又指出,佛陀出生乃至是修行、悟道及度化眾生,皆是在人間裡成就佛果,所以,在六道裡修行證道的最佳時機,便是在人間,也就是說,有緣眾生在人間的時候,就要明確地認識往生佛國、成就佛果的佛陀教法,在世間修行之時,便要積累往生的資糧,決不能留待至‘臨終’或是‘中陰身’的彌留階段,才第一次接觸到臨終的救度,或是中陰身的救度,至少在亡者活著的時候,曾經有聽過此等教示的經歷,這樣的臨終救度,是最自然、也是最好的。更好的是臨終者是曾經修過法的,有相應的,只要一教示,他馬上就能夠清醒而得到解脫。因為,倘若沒有轉世的觀念(信),沒有往生的觀念(願),沒有中陰的觀念(行),如何去教示引領眾生度過那茫茫的生死大海。

 

 

思考題

1.     什麼是“淨土的三資糧”請詳細論述之。

2.     眾生修習佛法就是主要的“往生”資糧,你同意嗎試說出你的論點。



參考文獻

007因緣、因果、執著,收入《641 偕汝談心(二)》,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3&bookmark=c007202082日)。

 

008 一心念佛,收入《640偕汝談心(一)》,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52&bookmark=c008202082日)。

 

《佛說阿彌陀佛經 1卷》,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tripitaka.cbeta.org/T12n0366_001202082日)。

 

信願法師:解釋“善根”,取自:台灣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9/185140.html202082日)。

 

盧勝彦012 修行的資糧,收入《163度過生死的大海》,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24&bookmark=c012202082日)。

 

盧勝彦041 學佛法會有錯嗎,收入《158孤燈下的思維》,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58&bookmark=c04120208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