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羅萬象的佛學
第一章 佛學基本詞彙
第六節 什麽是真正的 “慧”? 為什麼“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

  

6.1  什麼是真正的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對於這個問題,世間上眾說紛紜,且看佛教經典內裡的解說以作為引證。《大乘義章》有云:“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是說在於一切事理中,能夠觀照達無礙的,就是無上的智慧,亦即是“慧”。

 

《大智度論》:“是智慧為度一切眾生故、為得佛道故。是智慧相應受、想、行、識,及從智慧起身業、口業,及生、住等心不相應諸行,1 是諸法和合,名為波羅蜜。是諸波羅蜜中,智慧多故,名為般若波羅蜜;念、定等多故,名為襌波羅蜜;餘波羅蜜義亦如是。”此文對智慧的解說,道出真正的智慧是為了度一切的眾生,是為得到無上的佛道,且圓融無礙相應於世間一切的人事物、環境及精神之中(即“有為法”2 中:受、想、行、識、身業、口業以及生住異滅等等心不相應行法),攝導萬行,諸因緣聚合,名為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在眾多的波羅蜜中,以修習智慧的善法較多,就稱之為般若波羅蜜;以修習念力、定力為多,就稱為禪波羅蜜,其餘的波羅蜜亦以此而推論之。

 

復次,“是誰般若波羅蜜者。第一義3 中無知者、見者、得者,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相,諸法但空,因緣和合相續生。若爾!般若波羅蜜當屬誰?佛法有二種:一者、世諦,4 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般若波羅蜜屬菩薩。”這段引出了微妙的問答,佛法的第一義諦是諸法因緣和合而生,無我、無我所有、畢竟空性。如此,這超勝的般若波羅蜜該屬於誰來修習呢?答案是,佛法有“世俗諦”及“第一義諦”兩種,以佛法的“世俗諦”來說,般若波羅蜜是屬於菩薩所修習的法門。

 

在論述“智慧”於修行上的重要性和與世俗裡“聰明”的分別,蓮生活佛有著更淺易而清晰的對比和闡釋:“‘聰明’是眾生之中,較為伶俐技巧者;而‘智慧’是照徹如來清淨的真如,明白一切因緣所生之法。也就是,在修持佛法之中,以照見為智,解了為慧。任何法門均須要‘智慧’,就算是修‘戒’、‘定’學都要有‘智慧’來幫助,才能達於圓滿,若欠缺‘智慧’,一定會產生差錯及弊病,無法達到徹底的開悟。而菩薩行的六度法門,及後再演化成殊勝的萬行,但若没有‘智慧’的‘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5來幫助,一定會出現差錯,所以‘智慧’應為六度之助也。‘智慧’是無上法門也 ! 

 

又,“‘真佛密法’的儀軌,即是‘般若’的修法,也就是‘般若法門’,能依‘真佛密法’而一一修持,依‘觀想’、‘持咒’及‘入三摩地’,證明了實相般若,用智慧照見‘我法6 三執7 之情空’,就可以真正顯現自性而開悟,頓契真如。”

 

蓮生活佛認為,學佛者要學會“觀照”,這“觀照”是般若的大口訣,也就是對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精神,和物質加以細密的觀察,若能觀察萬事萬物,入其最深的意境,就能體會到“空性”,亦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及“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禪定要用“觀照”;智慧要用“觀照”;最重要的口訣就是:“寂靜的觀照”。“寂靜的觀照”之中,是有清淨之智慧,智慧照了諸法皆空,即可得到內心之寂靜,由“寂靜”而得真實之理。

 

,由遵循著佛法中的“聞、思、修”而出、修持“戒、定”學裡而生,是破世間愚痴之闇者。然而, 是無形、無相、無模、無樣之物,“觀照”之中亦無常軌可循,思維上容易因根、塵、識的影響而歧路徘徊,故需要世間的真善知識者,如蓮生活佛的指引和教導,方能確保不偏不倚地,走在正見、正思維的大道上。

 

所以說,“慧”是經由身心內在的體悟,獲得昇華的智慧,是語言文字所無法表達清楚的,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由此而可知,善用“智慧”可辨別一切的事相,又不著於一切事相的迷惑,如是者方能如如不動,知虛幻、離名相,無念正直,完全超脫生死之上,心寂滅如虚空而常樂我淨,體解大道且明白世間萬象本“無”的真理,真正地解脫了一切,自能成佛得正覺,亦正是在修持佛法裡,的真正大用。

  

6.2 為什麼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

蓮生活佛在《密教大圓滿》一書,曾如此說:“在戒定慧之中,這‘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持戒是清淨心則安,心安可獲得定,得定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在戒定慧解脫知見中說明:‘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見,這五者叫五分法身。戒者防身之惡,定者使心不亂,慧者破妄證真,解脱者離諸繫縛而證得涅槃,解脫知見者即涅槃所起之智慧。’這三學,就是三無漏學。”

 

他又指出:“學佛者能一心向善,是守戒律;一心學法,是禪定;一心學佛,就是智慧,禪定自然地產生了智慧,這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成因。佛法是以‘戒定慧’的法門,來對治眾生‘貪瞋癡’的習性,運用三無漏學的觀照力,將五蘊所產生的種種煩惱和塵勞,全都一掃無遺。”“無漏”的意思就是說“煩惱解脫”;所謂“有漏”就是有煩惱,“無漏”就是沒有煩惱、去除苦惱的意思。蓮生活佛說:“以戒為師、以定為實修、而以慧光融合為成就。”這一句話簡短而提要鉤玄,直直道出了三無漏學,於成就佛法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縱觀“戒定慧”三無漏學雖然是三、其實也正是一,以其中修習次第的微妙過程,環環相扣之中,產生光明的佛慧,把一切妄念與煩惱漏盡,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全然不取不捨;不住於相而修六度萬行,制心於一處復又化為“無念”,而入於三摩地,也就是三昧地(正定)。修持“戒定慧”而得成就者,身心能長處於“正定”8 之所,故常能“一行三昧9 、一念三昧、一相三昧10 、無念三昧11、無相三昧12、無住三昧13。乃至無我、無生、無無生、無滅、空、無念。”將世間的無明苦惱盡除,最終了知解脱道的真諦以作依歸。 

 

 

註釋

1  心不相應諸行:即“心不相應行法”,亦稱“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指不攝於色、心二法,但有生滅變化的非色非心法。參〈五位〉,收入《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五位&selecthistory= 2020911日)

2   諸行有為法:“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法”此四位,總名為“有為法”,是諸種因緣和合造作之法,有生滅變化性。參〈五位〉,收入《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五位&selecthistory=2020911日)  

3  第一義:即第一義諦,為究竟、至高無上的真理。參〈第一義〉, 收入《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第一義&selecthistory=2020911日)。

4  世諦:又作俗諦、世俗諦。係第一義諦、勝義諦、真諦的對稱。一般而言,諦是真理、道理之意;世俗諦即世間一般所認為的真理。按,絕對最高之理(第一義諦)非一般人所能輕易理解,且非筆舌所能表現,而欲向世人揭示第一義諦又除世俗之文字語言外別無他法,故只得先以世人所認同的世俗道理為起點,再逐次導引至較高境地。因此,世俗諦有如指月之“指”,或如渡彼岸之“船筏”,是至真實第一義之必要工具。參〈俗諦〉,收入《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俗諦&selecthistory=2020911)。參《中論》卷第四:“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s://tripitaka.cbeta.org/T30n1564_0042020911)。

5  智智:智中之智也,特稱佛之一切智。收入《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智智&selecthistory=2020911)。

6   我執、法執:一、我執,又名人執,以五蘊假和合而有見聞覺知之作用,固執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一切之煩惱障從此我執而生。二、法執,不明五蘊等法由因緣而生,如幻如化,固執法有實性者。一切之所知障從此法執而生。參〈二執〉,收入《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二執&selecthistory=2020911)。

7   三執:三妄執,密家所立。於六大惑中除見惑,以其餘貪瞋痴慢疑五大惑倍倍五度而得百六十心。另參:三劫:為真言所立“三妄執”之異名,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為三重:一、麤(粗)妄執,執實我者。二、細妄執,執實法者,三、極細妄執,障中道之無明也。蓮生活佛亦解釋三大阿僧祇劫(三劫),此處非指時間,而是三毒心大到不可數,如恆河沙。恆沙惡念,一一念中,均是一劫。三毒心就是貪、嗔、痴。若有行者,能一念中,將三毒心去除,這就是三解脫,身口意清淨。這一念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三妄執〉、〈三劫〉,收入《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三妄執&selecthistory= 2020911)。〈三大阿僧祇劫〉參盧勝彥 〈032 解脫之聖人〉,收入 《144 尋找另一片天空》,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94&bookmark=c0322020911)。

8  正定:正確的禪定,亦即把心安住於一境,不亂不動,是八正道之一。參〈正定〉,收入《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正定&selecthistory=2020920

9  一行三昧: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s://tripitaka.cbeta.org/T48n2008_001 2020920日)

10 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s://tripitaka.cbeta.org/T48n2008_0012020920日)

11 無念三昧: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s://tripitaka.cbeta.org/T48n2008_0012020920日)

12 無相三昧:“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而合成的,也全部是暫時而不是永遠的。”“謂觀空故無差別相狀,是與滅諦的滅(諸蘊盡故)、靜(貪嗔痴熄故)、妙(無眾患故)、離(脱眾災故)四行相相應的定。涅槃(即滅)離色聲香味觸五塵、男女二相,及生、異、滅三有為相等十相,故名無相;此三昧緣滅,故得無相之名。”參盧勝彥〈066 隱居閉關一得〉,收入《160 葉子湖之夢》,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360&bookmark=c0662020920日);另參〈三三昧〉,收入《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三三昧&selecthistory=2020920日)

13 無住三昧:觀諸法無常無住之禪定。智度論四十七曰:“無住三昧者,是三昧名無作三昧。住是三昧中,觀諸法念念無常,無有住時。”參《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無住三昧&selecthistory=2020920日)

 


思考題:

1. 試闡釋“智慧”與“聰明”的分別。

2. 真佛密法是依據什麼來實修的解脫法門

3. 三無漏學是三?還是一?試以文字論述之。

 

章末作業: /page/index.html?id=5 

 


參考文獻

2015-07-11 蓮生法王開示:戒定慧三無漏學〉,取自:真佛宗全球資訊網,https://ch.tbsn.org/guidem/detail/533/2015-07-112020322日)。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三,取自:CBETA 漢文大藏經,https://tripitaka.cbeta.org/T25n1509_043 2020920日)。

 

盧勝彥〈003 想念停止是真定〉,收入《261 定中之定》,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189&bookmark=c0032020918日)。

 

盧勝彥〈004 第四章  無〉,收入《080 佛王之王》,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60&bookmark=c0042020322日)。

 

盧勝彥〈006 第六章  般若智慧〉,收入《080 佛王之王》,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60&bookmark=c0062020322)。


盧勝彥〈049蓮生活佛盧勝彥的法語(九)〉,收入《275 解脱道口訣》,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1000281&bookmark=c04920203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