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前言
何謂佛法?即“佛所說之法,八萬四千之法藏是也。”1而藝術呢?泛指人所做的一切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如詩詞歌賦、繪畫、雕刻、建築等,都可稱之。兩者表面上互不相干,但自從佛教從印度外傳後,佛法與民族文化逐漸交融,宗教信仰成為精神生活的寄託,信徒們將身口意的供養藉由各種藝術型態表達心中的虔誠。佛法藝術化,生活佛法化,已不是口號,早已成為佛教弟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了。由於佛法藝術化的範圍涵蓋甚廣,本篇單就佛教在中國於雕刻、書畫以及建築方面的影響稍加介紹。
3.1 造像藝術
蓮生活佛說:“藝術本身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而藝術也應該是生命的活力的表現境界!”在佛教藝術作品中,最能表達藝術生命力,並藉此達到人神合一的象徵,莫過於雕像了。
根據考究,佛教藝術起源於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公元前304年至前232年)。阿育王原本是一位殘酷好戰之人,後來虔誠懺悔無數的殺戮而皈依佛教,在他的大興佛法之下,敕建了石窟及壁畫、石柱、石刻敕文、佛塔等,現今是世界極富盛名並體現佛教藝術的聖地。2自此時期到西元前一、二世紀,稱為“無佛像時代”。到了西元一世紀左右,由於大乘佛教興起,即有了佛像的製作。3
若依《增壹阿含經》的記載,佛教藝術的起始比上述的時間更早,於佛陀時期即有王室造像。經文中描述著製作佛像的因緣:釋迦牟尼佛至忉利天為母及諸天眾說法,在人間的兩位國王優填王及波斯匿王因思念佛陀而愁憂成疾。眾臣群商“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禮。”優填王聽了喜不自勝,命令國內各精湛匠師“以牛頭栴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此時,波斯匿王亦思維著“如來形體,黃如天金,今當以金作如來形像”,採用材質是“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爾時,閻浮里內始有此二如來形像。”4由此可知,在兩千五百年前的佛陀傳道時期,即有的佛像的製作及禮拜。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許多源於古印度的珍貴佛碑雕像,大多被破壞殆盡,這確實增加了現今學者考證的困難度。
3.1.1 中國的佛像藝術
佛教傳入於漢朝時代,5其傳播方式,不外乎以佛像、佛法教義和佛僧三種方式,但以佛像最為盛行。早期的雕像多為印度風格,6最顯而易見的特徵有:雙眉之間的白毫、頭頂上鼓起的肉髻和大而下垂的雙耳等,大多數容貌豐盈,面貌莊嚴。而後到了東晉、南北朝時代,佛教受到皇帝的推崇,此時期的佛像,開始有了地方性的民族色彩,呈現清風秀潔的氣質。當時的寺廟與紀念祠堂常設立於山洞裡,所以佛像主要為淺浮雕石,如:中國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內的雕塑,造型結合了漢族的審美觀。另外,位於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因開鑿的時間不同,佛像的造型也有所不同:早期作品帶有印度佛教藝術的色彩,中期的作品,則傾向漢人化風格。晚期的作品則多為祈求平安或超渡所建。這些石窟的雕塑作品呈現當時人民生活深深受到佛法教化的影響。
3.1.2 韓國、日本佛像藝術
公元372年佛教正式傳入韓國。早期的佛像雕刻藝術作品風格,多受中國北魏藝術(圖片:北魏公元486年彌勒菩薩)與印度文化的影響,直到公元六世紀以後,韓國國內的政治趨向穩定,才開始顯現不同的風格。半跏思惟像為一個半跏趺坐冥想的彌勒菩薩像,呈現當時韓國佛像雕刻藝術風格。
至於日本佛教藝術的創作,在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和鎌倉時代是高峰期,約是公元8世紀到13世紀間。(圖片資料:高德院主尊阿彌陀佛,亦名鎌倉大佛,建造於鎌倉時代,為日本國寶青銅塑相),當時因政府的贊助,使得此時期的佛像藝術發展非常多樣化,是融合了本土道教和印度教的風格,相當富有創造性。
3.2 書畫藝術(壁畫、曼陀羅、唐卡與書法)
佛教文化不但擴展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範圍,也豐富了文化的內涵。而在藏傳佛教方面,曼陀羅和唐卡可謂其佛教藝術生活化的最典型的創作。總而言之,中國自漢代以來,可說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沉浸在佛化生活中。
3.2.1 敦煌壁畫
壁畫是中國繪畫最早的表現形式,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後,佛像雕刻與壁畫便隨之興盛。一般而言,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因岩石質地的差異,北方為石窟造像,南方則以泥塑壁畫為主。
由於佛教壁畫的產生,使得繪畫、書法、藝術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有了開創性的發展。位在甘肅的敦煌石窟始建於公元四世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壁畫為數最多的石窟群。壁畫主要描繪的內容多彩多姿,包括了佛菩薩、諸天神眾、平民百姓及佛典故事的畫像等。
3.2.2 曼陀羅
另外,曼陀羅是密教藝術的典型的作品。蓮生活佛介紹了曼陀羅的型式有“圖形曼陀羅”,也有雕刻尊像金身的“形象曼陀羅”。密教的修行是觀想佛菩薩住於廣大周遍的虛空,行者透過經文的修持,祈請虛空中智慧諸尊進入虔誠布置的曼陀羅或壇城中,有如將虛空濃縮成曼陀羅。7
另外,《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亦有詮釋曼陀羅是“將佛菩薩等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意義是‘獲得本質’,是指獲得佛之無上正等正覺。”而且曼陀羅是“真理之表徵,猶如圓輪一般圓滿無缺......曼荼羅又有‘壇’、‘集合’的意義。”“聚集佛菩薩之聖像於一壇,或描繪諸尊於一處者,皆稱之為曼荼羅。”8
《曼陀羅對二十世紀抽象繪畫之影響》此篇研究報告中,作者Sagar Subhash Talekar指出:自文藝復興時期起,曼陀羅對現代繪畫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印象主義、後期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和野獸派等。許多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家如馮大拿(David Fontana)、榮格(Carl Jung)等人,也透過曼陀羅的觀想而激發了自我潛意識。作者認為,西方畫家如康丁斯基(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塞尚(Paul Cézanne)、畢卡索(Picasso,畫作:Factory at Horto de Ebro)、布拉克(George Braque)等也都因曼陀羅獲得啟發而表現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9
日本國寶《兩界曼陀羅圖》(金剛界曼陀羅、胎藏界曼陀羅)收藏於日本京都的東寺,是平安時代初期(9世紀)繪制的絹本著色。10此胎藏界曼陀羅的中央部位是“中台八葉院”,11繪有九尊佛像,即中央華台的大日如來,東方的寶幢、南方的開敷華王、西方的無量壽、北方的天鼓雷音四佛,其四隅為東南的普賢、西南的文殊、西北的觀音、東北的彌勒四菩薩。
3.2.3 唐卡
唐卡是“西藏特有的美術形式之一,指裱褙為卷軸式的佛畫。”12唐卡的主要用途,可作為行者修法時的觀想及朝禮,特別在密教行者出遠門時便於收藏攜帶。另外,佛教慶典時,如西藏的 “晒大佛” 節日,將大佛唐卡展示於寺院廣場,信眾們觀看喇嘛們威神雄健的金剛舞演出,搭配具神祕色彩的樂器演奏等法事,無形中提升了鄉民的善念,攝化眾生。再者,唐卡亦可用於莊嚴佛寺,由虔誠的信徒繪製或請畫師繪製來供養道場,培植福田功德。
唐卡的製造過程,相當神聖嚴謹。畫師在繪製過程中,必須擇日、沐浴、焚香等等。唐卡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佛菩薩、觀音度母、明王護法,也包括藏族的歷史人物,甚至如宇宙日月大體運行圖、香巴拉圖等。藏傳佛教是以師徒傳承形式進行傳承,佛像唐卡繪畫亦是如此。傳統唐卡繪製材料也十分講究,取自於多種珍貴的天然礦物、植物研製而成,令彩繪唐卡歷經百千年仍然瑰麗不朽。13
3.2.4 書法與繪畫
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對於中國人來說,書法藝術也是一種哲學思想的呈現。弘一大師曾說:“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佛所深誡。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以是書寫佛典,流傳於世,令諸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無益也。”此外,在諸多佛教經典亦讚嘆抄經功德,如《妙法蓮華經》卷第七說:“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因此手抄經書,不僅為佛法的傳播與發展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史料,也豐富了書法藝術的發展,促進了漢字的文字改革和多種書法風格的形成。14現在傳世的佛教書法作品,數量十分可觀,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所發現的寫經就有32000多卷。許多中國著名的書法家,都有抄寫佛經的書法名作留世。如柳公權所抄寫的《金剛般若經》、趙孟頫所抄寫的《心經》等等。
其次,佛學思想也提高了文人書畫藝術的內涵,讓表現形式更為多元,以禪畫最具代表性:透過簡略的筆法,畫出悟道者的境界。在明朝時代,石濤、八大、漸江、石谿皆是禪畫代表作者,其中尤以石濤最具代表性,其“一畫論”15之絕創,為禪畫最佳的典範。
3.2.5 蓮生活佛與書畫
當代佛法與藝術結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蓮生活佛的書畫作品了!蓮生活佛認為作畫和寫書,心境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寫書是靜態的,作畫則是用畫來寫心,寫意、寫境。
雖然五十歲時才開始學畫,但是蓮生活佛天天認真習畫,悟出畫家本身要深透發揮自己的內心世界,再配合工具技巧的掌握,就能畫成一幅帶觀賞者進入境界中的一幅畫。蓮生活佛作畫向來隨著感覺走,題材不拘,一切都能入畫。自然而不太重形式,但專注內在。
蓮生活佛的畫作,每一張都充滿了活力,靜中有動,充滿了靈氣。蓮生活佛認為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虛空,一切都是藝術。無論出世入世,都包含藝術,若無藝術,不可活。因為融入藝術,便可解脫一切的煩惱。藝術也是智慧的流露,可呈現佛法的真面目。藝術即法音也。蓮生活佛的書畫,即是佛法與藝術的完美結晶。
蓮生活佛盧勝彥法王畫作:牛稠溪的人家 (2008年4月4日)
圖片來源:真佛宗全球資訊網
蓮生活佛盧勝彥畫作——春風化雨無言教(2008年5月28日)
素月朗如冰淨潔,菩提樹下絕妙辭,有空真是佛心要。
圖片來源:真佛宗全球資訊網
在真佛宗的上師中,還有一位出色的當代潑墨潑彩畫家:蓮妙上師( 柯淑玲),相當受到畫界矚目。蓮妙上師的潑墨潑彩畫作,色彩墨韻自然天成。作品中呈現她對生命、藝術和宗教的熱愛,並提昇創作藝術達到物我合一的新境界。她認為,此種心靈境界很難用言語去解說、也無法用思考去論斷。因為:“自空無中取象、經妙有中得意”。蓮妙上師的作品以彩為主,墨為輔,但她的畫,水彩墨相互融合,產生一種的自然流動韻致,妙趣天成。
2005年 蓮妙上師的畫作
3.3 建築藝術
無論是在遠古或是當代,佛教文明總是隨著不同時期的變遷,很自然地反映在當時的佛教建築創作上。人們從佛教建築的觀察中,可以感知昔日佛教文明演化的脈絡。譬如過去僧人冥想禪定的“石窟”以及現今行者持咒繞行的“佛塔”,這些彌足珍貴的聖地都是佛教的傳佈呈現在建築藝術上的表徵。16目前在印度菩提伽耶(Bodh Gaya)及那爛陀(Nalanda)還留有遺址。相對於印度,中國的佛教建築藝術則十分豐富可觀。
早期的佛寺大多仿皇宮式的建築,從宏偉的佛寺殿堂,便可看出當時帝王對佛法推崇。白馬寺建於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67年),為中國第一座佛寺。韓國與日本的佛寺建築 (圖片:日本 法隆寺、韓國 佛國寺),大都仿照中國佛寺的模樣,多以木材為主要建材。
台灣的傳統佛寺,初期是明清時代的閩南式建築。17而後,逐漸演變為宮殿式造型,琉璃瓦採用金黃色或綠色,整體外觀甚為高雅亮麗。
於1987年6月13日啟建,2007年完工落成。
圖片來源:密乘全球資訊網
3.4 結語
如今隨著時代的演變,佛法與藝術從未間斷地與當地民族文化生活結合,灌予佛教藝術新生命力,並且發展出各地特有的民族文化風格。正如蓮生活佛所說的: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虛空,一切都是藝術,處處都是佛法。
注釋
1參《佛學大辭典(丁福保)》,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4%BD%9B%E6%B3%95&selecthistory(2020年12月21日)。
2 章冰〈佛塔雛型源於墳塚,雕塑繁茂而成華構:早期佛教藝術吸收印度工藝所形成的特色〉,收入《明覺專稿》,取自:佛門網,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E4%BD%9B%E5%A1%94%E9%9B%9B%E5%9E%8B%E6%BA%90%E6%96%BC%E5%A2%B3%E5%A1%9A%E9%9B%95%E5%A1%91%E7%B9%81%E8%8C%82%E8%80%8C%E6%88%90%E8%8F%AF%E6%A7%8B%E6%97%A9%E6%9C%9F%E4%BD%9B%E6%95%99%E8%97%9D%E8%A1%93%E5%90%B8%E6%94%B6%E5%8D%B0%E5%BA%A6%E5%B7%A5%E8%97%9D%E6%89%80%E5%BD%A2%E6%88%90%E7%9A%84%E8%89%B2(2020年12月24日)。
3 無佛像時代:“西元前一、二世紀,當時人們不敢以人的造型來表達他們所景仰的佛陀,而都是以象徵手法來表現佛陀的存在,例如:佛塔、佛陀的腳印、菩提樹下空著的座位、菩提樹以及法輪等”。參張文玲《佛教造像從無到有的演變》,取自: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8078.pdf(2020年12月24日)。
4 無《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第三十六,取自:CBETA漢文大藏經,https://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28(2020年10月19日)。
5 漢明帝(約公元一世紀)遣派使者到西域取經,佛教文化自此從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參黃夏年佛教如何傳入中國?,取自:中國文化研究院-燦爛的中國文明https://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717(2020年12月25日)。
6 當時印度所謂的“大人之相”,統稱之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好。張文玲《佛教造像從無到有的演變》,取自: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8078.pdf(2020年12月24日)。
7 盧勝彥〈039佛像的真假〉,收入《653活佛之歌(二)》,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65&bookmark=c039(2020年12月21日)。
8〈曼陀羅〉,收入《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6%9B%BC%E8%8D%BC%E7%BE%85&selecthistory=(2020年12月21日)。
9 Sagar SubhashTalekar〈曼陀羅對二十世紀抽象繪畫之影響〉,收入《藝術論壇》,取自:Dspace,http://140.122.127.138/handle/20.500.12235/80706(2020年7月22日)。
10 絹本著色:是指圖畫是繪在絹上,並且在絹上著色彩。
11 中臺八葉院:密教用語。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位在中央。其圖為八瓣蓮華,華上畫九尊佛菩薩像。所謂八葉,即指八瓣心蓮,表示肉團心。謂凡夫的肉團心狀如合蓮花,行者若一心觀此心蓮華,則八葉開敷九尊現其上。此稱為八葉九尊。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4%B8%AD%E8%87%BA%E5%85%AB%E8%91%89%E9%99%A2&selecthistory=(2020年12月21日)。
12〈唐卡〉,《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取自:一行佛學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5%94%90%E5%8D%A1&selecthistory=(2020年12月21日)。
13〈 唐卡是什麼?〉,取自:中國唐卡網,https://www.cntangka.com/article.php?id=104(2020年12月21日)。
14 魏晉南北朝是漢字楷書、行書、草書完成的時期。在此時期,佛教信仰興盛,社會上下階層均重視佛教抄經累德之教,風氣盛行,自然各家書寫氣韻大放異彩,展現著古樸、剛毅或是清麗等等各式風格。參胡進杉〈佛教與書法〉,法光佛教文化演講系列(六),取自: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33089.pdf(2020年12月24日)。
15 一畫論:“從禪悟的本體內涵來解說繪畫作品與作畫方法。畫和禪由融合而漸漸合一。”參〈第一節 禪藝合流〉,收入《禪藝合流與石濤畫論的禪美學》,取自:國立台北大學,https://web.ntpu.edu.tw/~shlai/book/content_0403.html(2020年12月24日)。
16 陳清香(1996)《當代佛教建築所反映的佛教生態》,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211。
17 閩南式建築:有明顯的中軸線布局,左右配殿,對稱和諧。一般的佛寺大殿外形均飛簷起翹、裝飾複雜、用色濃烈、對比鮮明。參陳清香(1996)《當代佛教建築所反映的佛教生態》,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212。
思考題:
1. 何為中國最早的佛寺?
2. 蓮生活佛認為作畫和寫書,心境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哪兒?
參考文獻
陳清香〈當代佛教建築所反映的佛教生態〉,取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AN/an018_10.htm(2020年7月22日)。
David Piper(2001年6月)《聖靈的現象》,臺灣:正傳出版社。
〈佛教藝術〉,取自: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73(2020年7月22日)。
胡進杉〈佛教與書法〉,取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33089.pdf (2020年7月22日)。
蔣勳(1986)《美的沈思》,臺灣:雄獅美術出版社。
盧勝彥〈005 辛二、釋其應理之宗2〉,收入《610 密教智慧劍蓮生活佛講密宗道次第廣論2 》,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726(2020年7月22日)。
盧勝彥〈019我的藝術觀〉,收入《109 盧勝彥的哲思》,取自:真佛般若藏,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259&bookmark=c019(2020年7月22日)。
盧勝彥〈030【第六十六講】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何以故?一切覺故化度無緣〉,收入《671 清淨的圓鏡 蓮生活佛講圓覺經(二)》,取自:真佛般若藏, https://reader.tbboyeh.org/#/mybook?id=681&bookmark=c030(2020年7月22日)。
〈曼荼羅〉,取自:一行佛學辭典搜尋,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6%9B%BC%E8%8D%BC%E7%BE%85&selecthistory=(2020年7月22日)。
Sagar Subhash Talekar(2010年11月)〈曼陀羅對二十世紀抽象繪畫之影響〉,取自:DSpace,http://140.122.127.138/handle/20.500.12235/80706(2020年7月22日)。
〈藏傳佛教:西藏-唐卡藝術的魅力〉(2009年6月22日),取自:佛門網,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E8%97%8F%E5%82%B3%E4%BD%9B%E6%95%99%E8%A5%BF%E8%97%8F-%E5%94%90%E5%8D%A1%E8%97%9D%E8%A1%93%E7%9A%84%E9%AD%85%E5%8A%9B(2020年7月22日)。
張文玲〈佛教造像從無到有的演變〉,取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8078.pdf(2020年7月22日)。
真佛宗網路大學-研習會(2019年8月26日)《20190826 真佛宗教育研習暨聯誼會:蓮妙上師開示佛法與藝術》)[短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0AV6kISE14(2020年7月22日)。
----------------------------------------------------------------------------------------------------
附錄:佛法與藝術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唐代的王洽、曾經以潑墨法畫山水松石、他瘋癲酒狂之名、遠勝於他的潑墨。
其第子顧況、欲畫先飲、醉後於狂態中潑墨成畫!其狂名遠勝於乃師⋯
此師徒二人皆無作品流傳於後世!
後有“破墨”一詞出現、那是指於作畫中用墨時、為求變化、濃墨以淡墨破之、淡墨以濃墨破之。
而這種技法也未受此畫界的重視⋯⋯
直到南宋的牧谿、梁楷,王澗諸位前賢、才有真正的水墨畫出現。
“水墨畫”一詞、還是日本人給取的!
近年來是藝術學院招生時、將“中國畫”一科、改為“水墨畫”。
而後又有“彩墨畫”新名詞出現、若以今日眼光來看、應該是彩墨畫中的潑墨潑彩兼潑水畫才是正確的名稱。
一代大師張大千先生、晚年於歐遊歸來、曾經畫過潑墨潑彩的山水畫、人人稱讚、大家都認為這才是大千先生自己的創作、而且是登峰造極的精品、所評極是!
大千先生作畫時、是先將畫紙裱在木板上,動筆時、他先潑墨而後潑彩、他所潑之彩只有兩種、即石青石綠、有時也用白粉、這三種顏料都是礦物成分、在畫紙上的擴散能力很差、故大千先生潑彩時、是在潑墨未乾之時去潑彩,或在潑彩的外緣用清水去引導、或將畫板傾斜、以助其流動擴散、這些都是大千先生自己體驗出來的經驗!
有理論有技法、可以留給後世參考!
而後學、我的作品中、是用潑水潑墨潑彩諸法、有異於大千先生、大千先生的畫是墨多彩少、以墨為主⋯⋯
而我的作品是、彩多墨少、以彩為主!
畫中水彩墨三者相互融合的自然流動效果、妙趣天成⋯⋯
墨韻貴在恰到好處的濃淡、而色彩貴在適得其所的交融、這是“物我合一”的新境界!
我有三種熱愛
我熱愛生命、
熱愛藝術、
更熱愛宗教、我將三者交融、這是我追求芸術生命的價值與境界⋯⋯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其實:很難用言語去解說、也無法用思考去論斷、因為這是:“自空無中取象、経妙有中得意”。
感恩一生所有的恩師、
感恩得到藝術大師們的肯定與指導!
楊善深大師教我做自己、推薦我到法國拜見趙無極大師及朱德群大師、而他們一樣要我做自己。
直到皈依了根本上師聖尊蓮生活佛、我明白、原來我不只是要“做自己”、我是要做“更好的自己”,“乃至無我的自己”
祈願自己能夠將生命中的三種熱愛交融。
我用生命耒潑灑藝術、將來把愛留在人間、那是我生命的價值!
感恩師尊的教導、才有今日的蓮妙、藝術界的潑墨潑彩畫家柯淑玲
弟子蓮妙合十頂禮感恩